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文化信息
音律谐美曲悠扬 ——国家级非遗项目汕尾渔歌的独特魅力
  • 2022-09-25 10:18
  • 【字体:    

□汕尾日报记者  高向荣  许楚璇

“牙砵擂茶响咧咧,正有客人到阮家,啊到阮家,今日泡茶是咩泡?乌乌油麻地豆茶,啊地豆茶......。”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汕尾渔歌的词、韵、旋律、村字、主干音、落尾音皆有固有的特点,吟唱间表现出非常浓郁的海洋气息。

据海陆丰历史文献资料记载,汕尾地区“海上疍民”的海居历史渊源可追溯到宋朝时期。汕尾渔歌从宋朝时期开始传唱,传承至今已有千百年的历史。清代海丰知县姚德基曾诗云:“环溪碧浪映苍旻,几处渔舟出水滨。款乃声低缘岸远,逶迤棹放击渊滣。桥边絮舞生花浪,水面萍浮点石鳞。一曲酣歌渔者乐,遐荒尽是太平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欢乐渔唱之景。而今,渔歌仍在渔民间口耳相传、声声不息,有着经久不衰的旺盛生命力。

近日,记者来到市城区新港渔歌队,深入了解汕尾渔歌的独特艺术魅力。


观发展之史

代代传承添光彩

还未走进新港渔歌队训练室,带着浓厚汕尾方言韵味的歌声便飘进耳朵,曲调悠扬婉转如海浪起伏,让人觉得如此新奇且好听。循着歌声的源头走近,记者眼前一亮,一群身着疍民服饰、头戴银簪发饰的渔歌手正在进行渔歌演练。只见她们的服饰以蓝色为基调,上衫至胯部,款式宽松,袖口处收紧变窄,宽短的裤子及于足踝之上;头发盘扎成髻,除配插一支银质的篦牌外,发梢处或缀红绒、或插“莲垒”,长长的银饰在脑后合着歌声叮铃作响。

该渔歌队队长苏兑介绍,1927年,“中国民俗之父”钟敬文出版《疍歌》一书,将渔歌以文字形式记载下来,汕尾渔歌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上世纪50年代,在享有“汕尾渔歌王”美称的渔歌采风者黄琛的努力下,汕尾渔歌的发掘搜集整理被进一步推进,汕尾渔歌队(全名“海丰县汕尾镇业余渔歌队”)成立,自此,汕尾渔歌开始走上舞台;1958年,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施明新协助汕尾渔歌队创编了《妇女捕鱼队组歌》;1960年元旦,该组歌在全省业余文艺汇演中获得唯一的特等奖;1978年,汕尾渔歌队赴省演出受到广泛好评……

几十年间,汕尾渔歌不断发展推进。但随着渔民居住环境、生活方式和文化需求的进步,汕尾渔歌一度出现创新乏力、后继乏人的境况。


扬优秀文化

渔歌迸发新活力

如何更好地传承和推广汕尾渔歌?长期以来,市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多项有力措施,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汕尾渔歌迸发出新活力,并延至今日。

2006年,经商返乡的苏兑在街边散步时听到了渔民正在唱渔歌,同样被“表情真切”“音律谐美”的渔歌所震撼,不假思索便走上传承发展汕尾渔歌的道路。

2007年,苏兑开始找寻原海丰县汕尾镇业余渔歌队队员,重新组建以渔民后代为主要成员的汕尾渔歌队,现更名为汕尾市城区新港渔歌队。2009年,著名作曲家、指挥家陈勇铁挖掘、采集、整理、执行主编的《汕尾渔歌集》成功出版问世,该歌集集中收录了原生态渔歌350多首,同步录制了时长达600分钟的DVD唱碟,助力汕尾渔歌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苏兑告诉记者,近些年来,汕尾市城区新港渔歌队在全国及广东省多场民歌大赛中多次荣获奖项,在各项民俗文化活动展演中获得广泛好评。2008年,《汕尾民俗渔歌联唱-娶新娘》荣获“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系列文艺活动暨广东省第二届民间歌会”金奖;2009年,《娶新娘》参加澳门回归十周年“百越流金”展演;2012年,《织网谣》荣获中国首届水上民歌大赛暨广东省第三届民间歌会全国银奖,广东省金奖;同年,《好想和你同唱歌》荣获全省水上民歌大赛银奖,《斗歌》荣获首届全国山歌大赛银奖; 2014年,陈勇铁在《汕尾渔歌集》的基础上创作首场汕尾渔歌专场晚会《疍家风情-组歌十三章》,其担任总导演并大胆坚持此次专场的全部曲目由新港渔歌队的渔歌手演出,以独特的“草根美”在汕尾引起轰动;2016年,以《疍家风情-组歌十三章》为蓝本,新港渔歌队赴省参加建党95周年《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汕尾渔歌专场晚会;2018年,《渔民心向共产党》荣获“巾帼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群众文艺作品网络征集活动三等奖;同年10月,汕尾渔歌首次专场晋京展演,以全新艺术面貌历史性地第一次将汕尾渔歌带到首都;2022年,新港渔歌队参加“山间铃响马帮来——茶马古道民歌展演”活动,获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如今我们的队伍已经从当年参加比赛的十几人壮大到一两百人。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保护和传承渔歌,比如以两年为期从渔民学校中挑选新生队伍,口耳相传教授原生态渔歌,不仅唱渔民的歌,还唱现代生活的歌,涉及疫情防控、垃圾分类等多个方面,通过这些,我们力求把渔歌文化守护好,并不断开拓创新,立足传承发展大局,努力打造‘中国渔歌’。”苏兑说。此外,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汕尾渔歌文化,市文化馆还开设了汕尾渔歌表演公益培训免费班,邀请了城区新港街道渔村小学音乐教师黄智杰定期为喜爱渔歌的市民授课。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该渔歌队队内年龄最小的“渔歌手”唐歆韵年仅四岁,她年纪虽小却早已跟着其他队员咿咿呀呀地唱渔歌,“我是渔歌队的队员,现在我女儿也是渔歌队的队员,从怀孕到出生,歆韵算是听着渔歌的‘胎教’长大的,从会说话开始就会跟着我一起咿咿呀呀的唱,她现在会唱很多首渔歌,登台表演丝毫不怯场。”渔歌队队员苏姿蓬说。


唱响新旋律

“渔民心向共产党”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渔民也从最初的“浮家泛宅,苍茫云水之穴”逐渐搬迁到陆地上安居乐业,生活越来越好,渔歌文化不断丰富,传承好、发展好、创新好汕尾渔歌也成为他们不断追寻的目标。

在苏兑看来,发展和传承汕尾渔歌,既要保持渔歌原汁原味的音律和内涵,也要摆脱传统歌唱中的局限性,将最精彩的渔歌表演呈现给观众。于是,渔歌队不断通过改进表演方式、对渔歌词曲进行创新等方式完善和发展汕尾渔歌。如今,渔歌表演呈现出越来越好的舞台效果,也深受观众喜爱,特别在北京民族剧场演出的广东省汕尾市渔歌专场《渔歌里说——我唱渔歌给党听》,将反映疍家民俗民风的老渔歌和歌唱新生活的新渔歌结合起来,既展现了汕尾渔歌魅力,也唱出了渔民对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情感。

音律谐美曲悠扬 ——国家级非遗项目汕尾渔歌的独特魅力 1,664,043,522,000 e3fcd81415ad492e93159da91f28b884 e3fcd81415ad492e93159da91f28b884/images/f6385a3695dd43d9aea83e2f8f3ddaef.jpg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