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专题
祝贺《有话直讲》创办10周年
  • 2021-01-21 14:02
  • 来源:
  • 【字体:    

贺《有话直讲》创办十周年

○莫招好

笑笑谈谈故事幽,

男男女女乐心头。

津津讲述人人赞,

句句实言件件周。

热点新新常亮亮,

风情处处美悠悠。

勤勤业业年年好,

旺旺兴兴岁岁优。


祝贺《有话直讲》创办10周年(三句半)

○莫招好 翁柱东

锣鼓拍起咚咚咚,

正气传遍海陆丰,

有话直讲十年逢,

好用功!


有话直讲讲乜个?

时事民俗全道来,

人来客去世情知,

“猴犀利”!


蓝盆拍破问到底,

问你蓝盆着奓买?

原由经过全了解,

够好睇!


汕尾是个大家庭,

婆媳邻里咸茶兴,

牙砵一擂好事成,

真世情!


畅通民言表民意,

反映民情睇大戏,

暹罗猪槽拍斗四,

旺人气!


十年汕尾大变样,

“五位一体”谱新篇,

文明公德美真善,

新气象!


直讲十年奋进勤,

展示汕尾精气神,

争当时代媒体人,

为人民!


十年一剑心连心,

风雨同舟情怀真,

汕尾腾飞事业欣,

隆隆金!


和谐向上、创新实干的《有话直讲》优秀团队


抢救家乡话的一点浅见——祝贺《有话直讲》十周年

○杨必胜

汕尾电视台《有话直讲》栏目开办十周年了,栏目主持人约我说几句话。我必须说实话,我几乎没看汕尾电视台,过去不知道这个栏目,因而应该无话可说。不过,不久前我回故乡汕尾住了一年多,时时有人给我提起《有话直讲》,说是说海丰话的,蛮好玩。听说,这个栏目颇受群众欢迎,这在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现如今,应该是非常不容易的。受欢迎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我想最重要的应该是接地气,就是接近基层老百姓。说的是当地老百姓喜欢的方言,是当地老百姓爱听的故事,是当地老百姓想说的话。

在这里,我想就你们用方言做节目这一点说几句话。我认为,你们为汕尾方言在主流媒体中争一席之地的努力应该大加赞扬,尤其在家乡话难葆本源的今天!我说此话并不是危言耸听,是我回家乡后切切实实的感受。事情的变化是在大家不知不觉中发生的。我们发现许多年轻人不光是在工作中不说方言,连私下说话也常常说普通话了,因此他们对老辈人说的一些方言土语很陌生,甚至不知道 ; 我们发现小学、幼儿园的小孩们,不仅在上学时不说家乡话,连在家中也大多不说家乡话了,有的小孩不知为什么,连家长教他们也不肯学,这其中的心理学原因很值得深思!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警觉:语言这东西是无形的,它存在于人的脑里,它的价值在于被人所运用。试想,如果再过几十年,老人们走了,后辈们不继续说他们说的方言,这方言不就慢慢消亡了吗?难怪粤语区的有识之士在大声疾呼抢救粤语啊!

或许有人会说,方言消失是社会发展使然,方言消失,大家就说普通话呗!我以为,这是对民族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为了国家的统一和发展,为了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推广普通话是必须的,正确的。但是,汉民族共同语即现代汉语普通话,是在汉语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汉语各方言是现代汉语发展的源泉,是汉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汉语方言的纷繁复杂,是中国文化无比丰富的重要原因。推广普通话固然不可避免地会挤占方言的空间。但,本质上,普通话和方言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也就是说,推广普通话,并不是方言区的人就不说方言了,更不是让方言自行消失!我认为在普通话基本普及的今天,是时候提出抢救方言的倡议了。

我认为,在目前情况下,适当扩大一点方言使用范围对工作不仅无害而且有益。老百姓对自己母方言的喜爱是一种天然的感情,是热爱家乡的表现。人们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怀念家乡,不忘父母和家乡父老教他的家乡话。一个干部在接触群众,做群众工作的时候,适当用方言,效果一定会更好。一个领导干部如果在做演讲时插入一些当地的方言俗语,一定会更受欢迎。我认为,一个老师在讲课中,也可以适当掺入一些生动的家乡话,使自己的课堂更亲切,更活跃。

据说有的家长顾虑自家小孩在家中说家乡话会影响对普通话的学习,从而影响学习成绩。我认为这种顾虑是多余的,也是短视的。一般孩子语言接受能力很强,同时学说两三种语言,是没有问题的。并且接受的语言信息丰富,对开发孩子的智能是有益的。从长远的观点看,一个人了解的语言和方言多些,脑子的知识库就更大、更丰富,应对学习和工作的本领就更强。从一个人的成长来看,对家乡和祖辈的认识很重要,这是一个人家国情怀的基础。方言是一个地方祖祖辈辈创造的,是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它本身饱含着地方文化,也是人们学习地方文化必不可少的工具。如果汕尾的方言消失了,汕尾地方文化传承或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汕尾特色或将削弱。

一个地方的方言是一个地方祖祖辈辈智慧的结晶,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工具。它本身是一种文化,又是各种地方文化的载体和工具。因此,它不仅是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我认为是一个地方最大、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我们汕尾人知道抢救这个抢救那个,而不知道抢救自己面临消失的家乡话,那岂不是太不明智了吗?我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汕尾人民一定会行动起来,抢救自己热爱的家乡话,抢救这个家乡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那么,怎么办呢?主要的是适当扩大方言的应用范围。从家庭做起,父母和阿公、阿妈跟儿孙说家乡话,幼儿园、学校,在以普通话为基本教学语言的前提下,适当掺入些本地方言,以本地方言作为辅助教学语言。公务员也可以把本地方言作为辅助工作语言。

另外,就是加强对方言的研究,把方言土语记录下来,把正在消失中的方言成分挖掘出来,加以分析整理,以文章、书籍(包括字典、词典)的形式,公诸于世。

最后,再次对汕尾电视台《有话直讲》栏目开办十周年表示热烈祝贺! 对栏目主持人和工作人员的努力和成就,表示衷心敬意!

(作者系北京联合大学退休教师,汕尾城区人)

十年风雨,十年欢歌

○陈锤

汕尾广播电视台《有话直讲》栏目开播已有十个年头了。本人作为一个较为喜欢看电视的人,一直跟着这个栏目,可以说是这个栏目的“视迷”了。它之所以让我成为“视迷”,主要有几方面吸引着我。

一是内容。《有话直讲》栏目所播放的内容丰富,能贴近汕尾、贴近社会、贴近民众,讲的大多是民生、民事、民情,有表扬,有批评,且较为适度。

二是在结构上,《有话直讲》的每一期节目都比较合理,开头、过程、结尾较为完整。

三是主持人方面,《有话直讲》栏目的几位主持人,综合素质比较高,且越来越成熟。语言表达、感情表露、形象举止等,自然、大方、得体。观众听得入耳,看得顺眼。还有一些幕前幕后的记者、编辑、制作等,他们的敬业精神很不错,在抗疫前线、抗灾前线都留下他们“逆行”的身影。

四是在栏目制作上,也有特色。摄像 、图像、照明、亮度、对比度、录音、声情处理、制作等,水平逐步提高,技术含金量较高。

因为有了以上几个方面,栏目的效果很好。收视率较高,连小孩子都要看阿东的“暹罗讲到猪槽”!宣传教育效果也好。看了节目以后,总有观众议论,可以说是议论纷纷。例如,节目批评了一些乱丢乱放的问题,以后就减少了许多这种现象。

十年来,《有话直讲》送给广大民众很多精神食粮,为创文创卫,促进汕尾革命老区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十年风雨,十年欢歌,祝《有话直讲》栏目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作者系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汕尾市教育学会会长)

富有特色的《有话直讲》

○魏伟新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中,《有话直讲》栏目开办已经十年!从这个栏目开办我就一直关注她,平时有空也会经常收看,也曾提出一点小建议供阿东他们参考,比如口音、语速、俚语的应用等,可以说是看着这个栏目成长的。这个栏目也确实办得好,特色非常鲜明,粗略概括,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

·强调本土性

这个栏目从开始就坚持用本土方言播出,播出的内容大部分是本土发生的事情,充分体现新闻的本土特质、本土视角、本土精神,真正发挥了电视新闻“扬独家之优势,汇本地之精华”的重要作用,让观众普遍感受到汕尾电视台“讲个(的)是傩(咱)个话,哗(聊)个是傩个事”。由于题材多样化、内容丰富多彩,《有话直讲》栏目受到观众的热烈捧场、欢迎自然不是意外的事情。

·彰显人民性

习总书记多次强调:“群众利益无小事”“人民群众的事情就是我们的牵挂”。因此,坚持人民性,始终与人民心连心,以实际行动昭告党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媒体从事新闻报道过程中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新闻报道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并牢固占领舆论阵地的不二法宝。《有话直讲》这些年真正做到了如实报道人民群众的疾苦,照实讲述人民群众的不便、困难,忠实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

·坚持批判性

言论,是电视新闻的“独特声音”和“独特观点”,从这个角度看,言论也是电视新闻的旗帜和灵魂。身处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更新的频率和速度要比以往快了很多,一些“不起眼”的新闻很容易被淹没,容易成为过眼云烟;而批判性思维的运用不仅能使新闻评论更加科学、客观,还能使新闻评论更富有深度,并使新闻更具磁性与吸引力。语言学家福勒曾概括:“语言传播各种各样的世界观,是一种不间断的干预力量。”如果只是一味报道一些琐碎小事,不敢直面现实,不敢批评不良现象,这个栏目的活力、吸引力、影响力甚至生命力就十分有限了。既然是“有话直讲”,自然要“直”,批判性就不可避免了。十年来,《有话直讲》栏目真正做到不回避现实问题,敢于针砭时弊,敢于抨击社会不公、不良现象,甚至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也难逃“法眼”,所以能够引起各级领导的重视,引起广大观众的收看兴趣,影响不断扩大。

·突出趣味性

新闻宣传要做到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因此十分强调突出趣味性,寓指导性、思想性于趣味性之中,使受众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社会文明建设。社会新闻是对重大新闻的有效补充,但《有话直讲》栏目并没有板起面孔说教,而是运用大量的海丰话方言词、海丰口语、海丰俗语、海丰谚语、海丰话俏皮语、海丰话歇后语、海丰歌谣和群众语言,生动幽默,妙趣横生;同时栏目组花了大量精力去考证风土人情、社会风尚、山川景物,使栏目内容更富知识性,使受众普遍感到有趣,因此广泛受到观众接受,也使新闻效果更加凸显。

“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为峰。”衷心希望《有话直讲》栏目办得更新、更活、更深、更精、更火。

(作者系海陆丰文化研究学者、《城市观察》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

推介海陆丰方言文化的绝好窗口

○谢立群

不知不觉间,汕尾广播电视台《有话直讲》栏目竟已开播十年了。这是一件非常值得高兴、值得庆祝的喜事!海丰籍文化学者伟新兄以“本土性、人民性、批判性、趣味性”高度评价《有话直讲》栏目,可谓毫不过誉。作为一名长期关注海陆丰乡土文化的业余研究者,我认为《有话直讲》栏目对传播、传承海陆丰方言文化厥功至伟。

汕尾市境内语言面貌复杂多样,异彩纷呈,不仅闽南话、客家话、粤语三大汉语方言齐备,而且还有占米话、军话两种混合型方言,甚至还有一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濒危语言的畲语。

这块丰饶的语言沃土,近几十年来引起国内外语言学界的关注,一批批的语言学专家到汕尾来开展田野调查,发表了许多论著。特别是海陆丰籍的语言学者,凭借自身的母语优势、人缘优势、地缘优势,深耕细作海陆丰方言园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仅结集成书的就有:杨必胜、潘家懿、陈建民《广东海丰方言研究》,潘家懿、谢立群《海陆丰历史文化丛书(卷九)·语言》《海陆丰方言与文化探论》,魏伟新、谢立群《海丰俗语谚语歇后语词典》,魏伟新《海丰话方言词典》《海丰话研究》《海丰话三十六计》《海丰谚语研究》,丘学强《军话研究》,周国栋《海丰话俚语选评》,罗志海《海丰方言》《海丰方言词典》,谢立群《海丰音字典》《海丰歇后语研究》等。

但这些著作毕竟读者比较少,传播渠道单一,受众面有限,再加上发行量大都比较少,使这些成果不能为更多的民众知晓、学习、掌握。而《有话直讲》栏目的面世,借助新闻报道,通过主持人有趣生动的讲述,把大量幽默诙谐、形象生动的俗语呈送给广大观众,让大家耳目一新:哇,海丰话原来是这么有趣!

十年来,随着每期《有话直讲》的播出,一大批反映海陆丰历史地理、人物掌故、衣食住行、婚丧生育、岁时节令、游艺竞技等方方面面的词汇、俗语不知不觉为广大观众所熟悉。特别是主持人的一句“从暹罗讲到猪槽”,每每令本地观众会心一笑。而外市籍观众,则通过《有话直讲》栏目,可学习到活泼生动的海丰话,了解到海陆丰的风土人情,触摸到这块红色土地的文化脉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有话直讲》栏目是推介海陆丰方言文化的绝好窗口。 

(作者系全国汉语语言学会会员、中国民俗语言学会会员、中国语言文化学会会员)

用爱看见十年的你

○翁烈辉

地处“省角国尾”的海陆丰,具有深厚和悠久的历史。在上世纪20年代,以“农民运动大王”彭湃为代表的革命先驱,堪称震惊寰宇、彪炳史册!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海陆丰火山爆发似地出现了以钟敬文、杨成志、马思聪、温源宁、丘东平、马采、陈洪等为代表的文化精英,出现了以陈炯明、陈其尤、黄鼎臣、陈演生为代表的政治人物,出现了以柯麟为代表的医学家,出现了以黄旭华、彭仕禄、陈克复为代表的科学家。一时间,真如钟敬文先生所说:“真言播响类晨钟,一辈青年尽向风”,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汕尾地区的“祖传子承、人文化成”的结果。我认为,汕尾地区能出现这些文化和科学名人,这种现象就值得好好研究。十年前,我多次向时任台长黄智雄提议,给汕尾广播电视台一个空间,用方言用批评用点赞,来提高受众的参与度和亲切感,在多方努力下,《有话直讲》应运而生。

多年来,我深入汕尾地区2000多个村落,进行地方传统文化研究。每到一个村落,说起汕尾电视台,人们一定会讲起《有话直讲》,他(她)们会主动说起阿东,然后就举起大拇指!有一次,我在田头地里和一位农民聊起天来,他听说我和《有话直讲》的主播阿东很熟悉,非常激动,从番薯地里掘了几斤番薯送给我,我要给他钱,他说如果给钱就看不起他。并说下次你如果带阿东过来,我全村会邀请他热热闹闹地吃个饭!

为什么《有话直讲》的知名度会这么高呢?首先,《有话直讲》多年来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一切服务群众”的群众路线。其次,《有话直讲》承担对外传播地方本土文化的作用,它用生动的表达感染受众,那深深的“爱”背后,是《有话直讲》台前幕后工作人员矢志不渝的赤子之心。再次,《有话直讲》能通过议程设置,剖析汕尾本地区居民生活的真实状态,引导大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认为,《有话直讲》未来更应该充分发挥地方电视台在文化引领和舆论宣传中的作用,要大刀阔斧引入市场元素,走出一条不忘初心、寻找乡愁、让汕尾观众心灵共振的创新之路。

用爱看见十年的你。许多爱,其实是一种文化的意会与神往 ,一种“真言播响类晨钟,一辈青年尽向风”的神往;一种“祖传子承、人文化成”的意会,在“爱”中感受着含蓄殷实的澎湃!

(作者系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