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区东涌镇宝楼村的一果园里,果农们忙着采摘饱满多汁的荔枝,冷链车在村口整装待发;电商直播间内,高校“三下乡”志愿者、“网红”正对着镜头展示刚摘下的桂味,订单提示音此起彼伏……这个丰收繁忙的景象,是东涌镇以党建为笔,在乡村振兴画卷上描绘出的动人图景。
村民对采摘的荔枝进行分拣打包。
今年以来,东涌镇党委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精神,将党建引领作为推动荔枝产业振兴的核心引擎,精准施策落实汕尾市荔枝营销方案,全力破解丰产增收难题,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目前,该镇荔枝种植面积超3000亩,主产区涵盖宝楼、赤古、品清等村,盛产凤山红灯笼、糯米糍、桂味、妃子笑等优质品种。
面对今年荔枝喜获丰收的机遇与销售挑战,该镇党委统揽全局,村党组织一线攻坚,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拓展销售渠道。在推动荔枝产业发展过程中,该镇党委深刻认识到,荔枝产业的核心问题在于销售。为此,该镇通过稳定荔枝产品质量、优化营商环境吸引各方资源汇聚,擦亮“东涌荔枝”招牌,为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夯实销售基础,筑牢产业发展根基。
在此基础上,东涌镇积极拓宽荔枝多元销售渠道,一方面,引入更多收购商,借助冷链运输优势,打通全国性批发渠道,让东涌镇荔枝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实施网络强村计划,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提升果农电商运营能力,同时邀请新农人、“网红”、高校“三下乡”志愿者团队走进果园开展“荔”香四溢直播带货活动,为传统销售注入电商新活力,开辟线上增量市场。
为进一步提升产业价值与韧性,该镇党委主动作为,精准对接深加工企业,推动荔枝精深加工,重点发展荔枝酒、荔枝醋、荔枝干、果汁、罐头等系列产品。这一举措不仅提升荔枝产业附加值,还有效应对鲜果市场波动风险,增强产业整体韧性与市场竞争力,为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开辟了有效路径。
与此同时,东涌镇着力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盘活镇内荔枝馆阵地资源,充分发挥其文化展示与体验功能,精心策划举办“凤山红灯笼”荔枝品牌推广与文旅促进活动。同时,开放荔枝采摘园,积极对接旅行社引入旅游团,将荔枝采摘、乡村休闲、文化体验有机融合,以人气带旺销售,实现“以荔促旅、以旅兴荔”的产业协同效应。
“在党建引领下,各方力量有效整合拓展荔枝销售渠道;新媒体矩阵全方位宣传造势,讲好东涌荔枝故事,营造了‘东涌荔枝’品牌优势。”东涌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沿着党建引领、产业筑基、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的路径,稳步走出一条具有东涌特色的“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乡村振兴之路。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