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加强党对文化艺术工作的领导
  • 2021-11-28 10:36
  • 【字体:    

大规模经济建设开始后,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及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也要适应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新的转变。1953年9月 23日至10月6日,全国文联在北京召开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这是一次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文化动员大会。会议确定,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我国文艺创作和批评的基本准则;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不是现在才开始有的,实际上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当前我国已进入过渡时期,在人民生活中社会主义因素正日益迅速地增长并起着决定性作用,这就使得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学艺术的发展有了更广大的现实基础。会议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但不束缚作家在选择题材、表现形式和个人风格上的完全自由,而且正是最大限度地保证这种自由,藉以发挥作家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毛泽东为指导戏曲工作提出的“百花齐放”原则,应当成为整个文学艺术事业发展的方针。

会议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文艺发展上的问题,认为在文化工作的领导上,仍然存在着习惯于采取简单的行政方式来领导艺术创作活动的缺点。会议认为,党的组织应当更多地依靠作家、艺术家自己的团体来组织他们的创作,更多地发动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上的自由竞赛,在他们中间开展正确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运用正确的社会舆论来推动和指导创作,为他们的艺术劳动创造最有利的条件。这样做不是削弱党和政府对文学艺术的领导,恰恰是更好地实现这种领导。会议肯定了1951年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同时指出文艺批评中存在的偏向主要是:往往没有把整个倾向是反人民的作品同整个倾向是进步的但存在缺点甚至错误的作品加以区别;没有把作家对生活的有意识的歪曲,同由于作家认识能力不足或表现技巧不足而造成的对生活的不真实描写加以区别;在进行文艺批评时,一律采取揭露、打击态度,导致了人们对批评的反感。会议要求批评家对于作家要有同志般的爱护态度,要把严肃的批评和热情的鼓励、对作家的严格要求和对他们创作的关心结合起来。这些政策原则的总结和概括,是第二次文代会在正确认识文艺创作规律基础上取得的可贵成果。

在这次会议召开之前:9月10日,中共文化部党组向中央提交《关于目前文化艺术工作状况和今后改进意见的报告》。该报告提出,在过渡时期,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应该是:积极发展为人民所需要的文学艺术创作,以社会主义精神教育广大人民,鼓舞群众努力参加国家经济建设,并逐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要求。1954年1月8日,中共中央批准这个报告,并作了长篇批示。

中央在批示中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要求已在不断增长,今后通过文学艺术形式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教育的任务,将日益重要,必须认真地改进并加强对文化艺术事业的领导;文化工作的首要任务是积极发展适合群众需要的新的文学艺术和电影的创作,同时对民间原有的各种艺术和文化娱乐形式应广泛地、正确地加以发掘、利用、改革和发展。中央要求各级党委宣传部和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抓紧对文艺创作(包括文学、戏剧、电影、美术、音乐等)的领导,引导作家按照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方向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前进,鼓励他们努力学习,深入实际生活,加强艺术实践;必须切实克服在领导创作上的简单行政方式和粗暴态度,对作家的创作活动应耐心地、分别地给以必要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使他们能有良好的成就。中央在这个批示中提出了过渡时期党领导文化艺术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对于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下繁荣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新中国成立几年来,文化艺术事业如同国家建设的其他事业一样得到良好发展,新的人民的文化艺术已经基本上代替旧的、腐朽的、落后的文化艺术。新的文艺作品包括小说、诗歌、话剧、电影、歌剧、歌曲、舞蹈、美术作品等。都在群众中获得广泛传播。民族传统的戏曲,在内容和舞台形象上都经过初步改革,并创造出一些新的剧目。 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方针指导下,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一批优秀作品,主要有小说《铁道游击队》、《风云初记》、《活人塘》、《五月的矿山》以及反映少数民族人民生活的《在茫茫的草原上》;有表现抗美援朝伟大斗争的通讯特写集《保卫和平的人们》、报告文学集《志愿军一日》等;有话剧《考验》、《明朗的天》、《西望长安》、《万水千山》等;有新编京剧《将相和》等。电影事业也有较大发展,故事片制作逐年增加,上映了《智取华山》、《渡江侦察记》、《董存瑞》、《上甘岭》、《祝福》、《李时珍》以及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等一批优秀影片。

文化部继1952年底举办由23个剧种,37个剧团共1800 多人参加演出82个剧目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之后,在1953 年举办了全国第一届民间音乐舞蹈会演。1954 年,在华东地区举办了有35个剧种参加演出158个剧目的戏曲观摩演出会。1956 年,在北京举办了盛大的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来自全国的41个话剧团体共2000余人参加演出了50多个剧目。1956 年5月,浙江省昆苏剧团进京演出昆曲《十五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了演出,周恩来称赞这是“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对“满城争说十五贯”的盛况作了评论。社论指出:《十五贯》不仅使古典昆曲艺术放出新的光彩,而且说明了历史剧同样可以很好地起现实的教育作用,使人们更加重视民族艺术的优良传统,为进一步贯彻执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总的来说,在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我国文化艺术事业的初步繁荣,对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和精神生活,鼓舞他们生产和建设的积极性,努力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起了很好的作用。

(来源:《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加强党对文化艺术工作的领导 1,638,038,175,000 bb74f136234245508da2da65e91bd2b2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