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辅导精准深入、专家授课干货满满、现场观摩启迪思路、案例教学生动鲜活……近日,陆丰市第二批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党组织书记走进深圳市委党校,参加了一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统培训。此次培训,既是对标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汕尾市委 “1+2+9” 工作安排,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节点,为基层“头雁”补短板、强本领的精准赋能;也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深化作风建设的具体实践,为培育乡村振兴一线“头雁”注入强劲动能。
靶向施训补短板
此次培训以“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为核心,坚持按需设课,采用“菜单式”教学,紧贴乡村特点和工作实际。
在理论学习课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专题讲座,引导各位基层党组织书记筑牢纪律防线;在宏观视野课中,《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秩序的动荡与重构》等内容的深度解析,帮助书记们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局限;在实践指导课上,《科技创新赋能乡村高质量发展》,通过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等鲜活案例,细致拆解产业升级密码;数字赋能课中,《腾讯“AI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全面布局》,系统讲解了AI技术带到田间地头的具体方法;夜校课堂上则开展了《榜样》《“千万工程”里的密码》等专题节目内容。“这次培训结合实际,内容详实,用深圳经验告诉我们,党建做实了就是凝聚力,做强了就是战斗力。”参训学员们纷纷感慨。
一线观摩学经验
培训围绕理论教学和现场教学相结合,设置了四条现场教学线,锤炼书记们的实干本领。
在改革精神线上,学员们登莲花山观湾区、进展览馆内忆征程,“敢闯敢试”的特区精神,有效破除了“等靠要”的思想枷锁,点燃了“主动干”的奋斗激情;在基层治理线上,罗湖区大望社区“校家社”“妈扶帮”等机制,让学员们直观看清如何破解新时代治理难题,为陆丰基层治理提供“模板参考”;在产业融合线上,海吉星物流园的“智慧冷链”体系,让不少村书记茅塞顿开:“农产品、海产品要走出去,这套‘产销对接’硬功夫就得学好”;在文化赋能线上,南头城社区“南头古城”“有机更新”模式,进一步启发了工作思路:红色资源、历史资源都是发展的“好钢料”,锻造得当便是乡村振兴的“金名片”。
交流研讨促转化
学思践悟提升能力,以知促行担当作为。此次专题培训充分利用晚间时间,组织学员围绕培训主题扎实开展交流研讨。学员们结合白天所学所思所获和工作实际,谈认识、谈感受、谈思考,在思想碰撞中理清工作思路、凝聚发展共识。参训的村党组织书记纷纷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扛起责任,不负期望,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把培训成果转化为推动本村产业发展、治理提效的具体举措,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汕尾日报记者 曾佳鸿
通讯员 郑剑东 庄奕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