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县域 - 海丰县
群防群控全覆盖 织密健康防护网 ——海丰县依托“入户联心”机制阻击蚊媒传播
  • 2025-10-15 09:19
  • 【字体:    

晨光熹微中,海丰县的大街小巷已活跃起一抹抹鲜艳的“红色”。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手持宣传册、排查表,穿梭在社区楼宇、乡间院落,敲开一扇扇居民的门,仔细检查阳台花盆、蓄水容器,耐心讲解防蚊知识。这样温暖而细致的工作场景,正是海丰县依托“入户联心”机制,全力守护群众健康的生动缩影。

当前正值基孔肯雅热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国庆中秋假期人员流动频繁,蚊媒传播风险有所上升。面对这一挑战,海丰县坚决贯彻落实上级防控部署,以“入户联心”工作机制为核心抓手,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动员全县党员干部深入一线,凝聚群众力量,通过组织统筹、环境整治、宣传引导等多维度发力,构建起全域覆盖、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体系,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社会秩序稳定。

工作人员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杀。

织密防控网 红色力量在一线

一面面党旗在防控一线高高飘扬,一个个红色身影在基层奔忙。“我们不仅是政策的宣传员,更是群众健康的守护人。”一位正在入户排查的志愿者如是说。在他身后,几名志愿者正仔细检查着楼道角落和公共绿植,不放过任何一处可能孳生蚊虫的角落。

为应对蚊虫传播风险,海丰县构建起“县—镇—村(社区)—网格”四级联动防控体系,形成“党委统筹、支部落实、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各级党组织迅速召开专题部署会,结合节后人员流动特点和蚊媒孳生规律,科学制定防控方案,将任务分解到岗、责任落实到人。

广大党员干部化身“宣传员、排查员、服务员”,依托“入户联心”机制深入网格片区,对返乡人员、重点人群开展“敲门行动”,建立“一户一档”健康台账,实时掌握群众健康状况和环境隐患。截至目前,该县已组建党员先锋队230余支、志愿服务队210余支,在背街小巷、农贸市场、建筑工地等重点区域开展“拉网式”排查,累计清理卫生死角1.75万余处,清除积水容器1.6万余个,以“红色力量”凝聚起防控攻坚的强大合力。

市场监管部门也积极发挥零售药店的“前哨”作用,对购买退热、止痛类药物的顾客主动询问健康状况,引导疑似症状人员就医并上报信息,筑牢重点场所防控屏障。一位药店经营者表示:“多问一句,多提醒一声,就是对群众健康多一份保障。”


党员志愿者入户宣传防蚊灭蚊知识。

铲除孳生地  立体防控断源头

“以前一下雨,楼道角落就容易积水,现在社区定期清理,蚊子明显少了。”社区居民指着刚修补好的纱窗笑着说。她家阳台上原本堆放的花盆已清理干净,水生植物也换成了沙培。

海丰县始终坚持“环境治理为主、化学消杀为辅”的防控原则,聚焦“清垃圾、清积水、灭蚊虫”核心环节,推动公共区域与居家环境整治双管齐下。在公共区域,组织专业消杀队伍90余支,配备喷雾机、热烟机等设备,对农贸市场、公园广场、垃圾中转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实施“定时+定点”精准消杀,重点对下水道、绿化带等蚊虫孳生地投放缓释药剂,累计消杀面积达1390多万平方米。

在居家环境方面,通过“入户联心”引导群众落实“门前三包”,重点检查天台、阳台、水生植物、托盘、蓄水桶及纱门纱窗蚊帐等防蚊设置,推广“蚊帐+纱窗+电蚊拍”居家防护组合,形成“公共区域专业消杀+家庭自主清理”的立体防控体系。

此外,海丰县结合爱国卫生运动,集中开展背街小巷、闲置空地环境整治,清运垃圾1400多吨,疏通沟渠120多公里,从源头切断蚊媒传播链条。各镇(场)同步联动卫生院组建“消杀+检测”工作组,对重点人群开展健康监测,实现“环境清源”与“健康管控”双推进。


青年志愿者清理排水道。

传播最强音 群防群控入人心

“大家是灭蚊的刀锋战士,健康由楠来守护(健康由我们来守护),厝内爱做纱门(室内要做纱门)、装纱窗,保护的措施爱牢固(保护的措施要牢固)……”一段用海丰方言录制的防蚊顺口溜,近日在本地微信群和短视频平台广泛传播,通俗易懂的内容吸引不少群众转发点赞。

为提升群众防护意识和参与度,海丰县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线上依托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平台发布防蚊灭蚊科普推文近200篇,制作方言短视频、顺口溜等通俗易懂的宣传内容,覆盖群众19万余人次;线下组织党员志愿者、医护人员开展“入户送知识”活动,发放宣传手册9.6万余份,在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学校等场所设置宣传展板180余块。

“我们特别关注老人、儿童等重点群体,采取‘面对面讲解+现场演示’的方式,手把手指导积水清理、蚊虫叮咬应急处理等实用技能。”一位正在社区开展宣传的工作人员说。由县妇联、团县委等群团组织发起的“巾帼志愿者”“青年突击队”利用“唠家常”“咸茶会”等接地气的方式开展宣传,带动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

此外,通过“村民议事会”“庭院恳谈会”等形式,干部群众围坐一堂,倾听群众诉求,及时解决消杀物资短缺、卫生死角清理不彻底等问题,营造“人人参与、家家行动”的群防群控氛围,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度显著提升。

夕阳西下,海丰县的疫情防控工作仍在有序推进。党员干部们整理着当天的排查记录,社区居民们自觉清理着门前屋后的积水,消杀队伍正准备着次日的作业计划。这一幕幕平凡的场景,共同织就了一张守护人民健康的防护网。

“我们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持续巩固防控成果,让防护屏障越来越坚固,让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安心。”海丰县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推进“入户联心”机制与疫情防控深度融合,完善蚊媒密度监测预警体系,健全应急响应长效机制,推动防控工作常态化、精细化。


汕尾日报记者 洪笳荣

通讯员 曾国明 吕嘉宇 文/图

群防群控全覆盖 织密健康防护网 ——海丰县依托“入户联心”机制阻击蚊媒传播 1,760,462,344,000 c57619f1a9aa4a48958592e10048a03d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