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县域 -- 红海湾开发区
凝心聚力共建和美乡村 ——记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选树培育村遮浪街道长沟村
  • 2025-01-10 09:56
  • 【字体:    

冬日暖阳,走进临海的长沟村,一股海风迎面吹来,阳光洒满村道,两旁绿树随风摇曳为这小村庄增添一丝丝活泼的气息。

去年以来,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遮浪街道长沟村持续锁定“百千万工程”“明珠一号”攻坚行动,聚焦问题攻坚,瞄准短板发力,在一轮轮攻坚行动中村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集体经济实现了明显进步。去年,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30余万元。作为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选树培育村,该村全面统筹推进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做到“一坚持二突出三聚力”,奋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坚持党建引领

共建美好家园

长沟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村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到田间地头、老百姓身边开展宣讲党的政策;党支部通过“三会一课”加强集中学习讨论,推动新思想在乡村一线落地生根。同时,传承红色基因。与邻近红色村联学、联建、联享红色资源,组织党员重温入党誓词。探索开展党员政治素质“思想体检”,全面推行党员承诺、亮诺、践诺制度,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此外,该村坚持抓班子带队伍,近年来回引了1名致富能手进入班子、培养3名后备干部成长进步。

突出产业培育

提升村民生活品质

在长沟村党群服务中心前面的番薯种植基地,村民正忙着给番薯施肥、除草……田间地头呈现出一派农事忙、农民乐的喜人景象。

种植番薯是长沟村村民实现增收致富的一特色产业。图为农户在田间观察番薯生长情况。


长沟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选准好产业。经过多方实地考察和引种试种,种植高品质番薯品种。目前,已发展番薯种植576亩、年产量1728吨,产值691.2万元。同时,探索试行土地经营权入股,整合流转长新自然村80亩耕地,并与承包企业共同经营,每年固定取得耕地流转租金以及10%的经营利润收入。“长沟村的土质肥沃疏松,非常适合种植番薯。有产量还要有销路,我们村采取合作社加农户的模式,由合作社统一收购。”该村党支部书记陈烈孝说道。

长沟村还不断做好“海”的文章,延伸产业链,持续向海“要经济”。该村加快推进滨海旅游资源开发,引进总投资1.5亿元的集德源金屿滩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民宿和观光旅游,挖潜盘活径尾岙黄金海岸,2023年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00万元,为该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聚力品质提升

乡村风貌焕发新颜

铺路、种树、整治环境……一系列的民生工程正在进行中。

工人对村道绿化进行日常管护。


去年以来,长沟村深入贯彻落实绿美乡村生态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工作部署要求,充分发动党员、基层干部、群众参与村庄清洁行动,引导群众从“旁观者”变“参与者”,形成“支部带领干、党员示范干、群众跟着干”的“施工队伍”。

该村还加强生态建设力度。重点突出“千村千园”建设村庄绿化工作,系统编制村组绿美示意图,动员企业、群众和在外热心人士踊跃捐款,累计募捐资金13.26万元,其中在外热心人士捐资10.5万元,凝聚合力推动绿美生态建设。与此同时,该村探索“订单式”热心人士服务模式,村民以公共文化设施短板提出需求“下单”再由村“两委”发动热心人士“接单”,通过热心人士集体捐资的方式筹集资金250余万元,建设了长沟村村史馆。

长沟村以“党建红”引领“乡村净”“乡村绿”“乡村美”,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美乡村生态建设工作,让长沟村实现先“净”后“绿”再“美”的华丽变身,绘就了绿美长沟的生态新图景。

汕尾日报记者 林敏 文/

凝心聚力共建和美乡村 ——记省级“百千万工程”典型选树培育村遮浪街道长沟村 1,736,445,397,000 2c1e6984e0e74c77a3a08c4879c9c159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