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县域 -- 红海湾开发区
实干当先促发展 为民造福谋未来——红海湾经济开发区2024年工作亮点回眸
  • 2025-02-21 11:33
  • 【字体:    

汕尾新港白沙湖作业区公用码头、天润供销、中储粮、百草堂等重点项目有序推进;社会治安形势持续保持稳定;村民们安居乐业,幸福感不断提升……

去年以来,红海湾经济开发区锚定“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全新发展定位,奋勇争先、实干担当,以拼搏姿态做到以周保月、以月保季,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去年,红海湾开发区经济指标稳进提质,统计显示,预计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9.2亿元,同比增长18%;预计全年农业总产值11.8亿元,同比增长4.3%;预计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61亿元、同比增长35%,规上工业总产值88.53亿元、同比增长21.2%。

红海湾开发区着力优化生态环境,街道焕然一新。


深推“百千万”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奋进“百千万工程”,红海湾开发区坚持在抓平台强县域、抓示范兴镇域、抓富民促村域“三抓”上下功夫。

抓平台强县域。红海湾开发区聚力招商引资,强化产业链招商,引进产业项目11个,实际到位投资额20.03亿元;聚力园区建设,以“风火能源+食品仓储”两大百亿级产业集群为突破口,推动20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获准开发,推进红海湾电厂5、6号机组、中储粮、天润等项目开工建设,重点打造临港经济区;以纳入省级“农文旅”融合示范区试点为契机,创新“浮日扬帆”计划,探索“区投控公司+社会资本+村集体”合作模式,打造古堡咖啡、咖啡一条街等“网红打卡点”,2024年红海湾开发区游客量约470万人次,同比增长10%,其中过夜游客约220万人次,同比增长85%,并形成《汕尾市红海湾经济开发区“四大模式”赋能美丽经济》改革经验,被省委深改委纳入全省基层推进“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红海湾开发区还以遮浪渔港升级改造工程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以引进百草堂体培牛黄制药项目为切入点,布建产业承接区;以“点状供地”推动塔岭粉签基地开工建设,全面盘活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汕尾明阳海洋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码头工程建设为着力点,高标准打造新海工基地,形成“五区一园一基地”的产业发展格局。

抓示范兴镇域。红海湾开发区已建成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总长66.5公里,覆盖3个街道,并逐节点布局镇域项目——

依照各街道的资源禀赋及发展定位,在田墘街道规划建设总投资1.65亿元的郑祖禧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打造国家级“农文旅”示范项目;在遮浪街道推动总投资5000万元的“浮日湾、浮日号”建成投用,打造“文旅新地标”;在东洲街道推动总投资超亿元的和润旅游区开工建设,打造高端民宿、房车基地聚集区;完成石鼓山旅游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并引进乡贤投资运营,打造新的文旅综合体。

抓富民促村域。红海湾开发区以“三块地”改革为基础,推动新增土地流转2.44万亩,流转率超70%,并以飞地抱团、村企合作、盘活资源、“三变”改革、能人带动、强村公司等集体经济发展“六种模式”为抓手,采取“一村一策”发展集体经济,打造塔岭粉签、遮浪玛仔、石鼓青枣等“一村一品”,以点带面实现28个村(社区)集体收入全部突破“15万+”,带动村村富裕。


优化生态环境

夯实社会发展绿色之基

草木葱荣、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村民安居乐业,如今一片和谐美丽的乡村景象在红海湾开发区随处可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去年,红海湾开发区规划了28个村(社区)绿化工程34个,覆盖区街村三级,实施绿化总面积40公顷、总长度89公里,细化全区绿美地图,编制1张区总图、3张街道分布图、27张村实战图,明确“种在哪、种什么、种多少”。

随即以“林长令”为总动员,凝聚起党员干部、企业家、群众等多方合力,用“大干一场”的大攻势,完成区街村绿化超11.6万株、捐资捐物超2200万元,打造“百街百景”6个、“千村千园”27个、口袋公园3个、主题林58片,实现“面上出新”。

改善环境,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在此基础上,红海湾开发区促进乡村自然观光、旅游、休闲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让百姓更好地享受绿色发展带来的生态福祉。

“近几年,村里的臭水沟变清了、垃圾不见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我们老百姓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田墘街道六村的村民告诉记者,家门口的池塘经过修缮后成了村民每天散步打卡点。


办好民生实事

百姓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家门口的好学校让孩子们接受优质教育,医疗设施的持续完善使得群众看病既方便又实惠,社会治安形势持续保持稳定,让人民群众安全感更有保障……一件件民生实事看得见摸得着。

去年,红海湾开发区扎实推进民生质量提升工作,推动全区投入民生类支出5.85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91%。分别投入省、市级“十件民生实事”资金998万元、1.1亿元,完成支出进度的229%、101%——

聚焦区域承载力提升,打通“大动脉”,推动兴汕高速红海湾段建成通车,成为全市首条连通南北方向高速公路;引进“中山医”,完成区人民医院新院区竣工验收,并与深汕中心医院合作共建,打造共建医院,解决群众看病远、看病难问题;纳入“集团化”,完成白沙中学改扩建工程竣工验收,推动与市教育局签订白沙中学高质量发展协议,设立市林伟华中学白沙校区,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大幅提升,去年红海湾开发区中考上线率比上年提高7个百分点,高考本科入围率比上年“翻一番”。

此外,红海湾开发区深入实施“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推动综治中心实体化运作,推进区、街道两级综治中心阵地建设、机制建设、力量整合,组织各部门进驻区综治中心联合运转;完成全区28个村(社区)“四人小组”组建工作,全面摸排、分类建设全区71个最小应急单元;持续强化排查管控,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截至2024年12月,红海湾开发区连续2041天“零双抢”,实现刑事案件结案率、行政案件结案率“两个大幅上升”。

红海湾开发区还滚动开展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发现重大隐患97处、完成整改97处,发现一般隐患1354处、现场落实整改1179处、责令限期整改175处;完善防控设施,组织多部门联合开展学校安全专项整治,共增设校门区域硬质防冲撞硬隔离设施248个,17所学校100%实现“人车分流”。

红海湾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特色,谋划重点项目集聚“硬实力”,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软环境”,整合优质资源培育“新动能”,让乡村振兴的后劲愈发充足。

汕尾日报记者 林敏
通讯员 黄小斯 文/图

实干当先促发展 为民造福谋未来——红海湾经济开发区2024年工作亮点回眸 1,740,079,989,000 3964b2c975de468a965a7b2df7647b89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