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海陆风
理邑如家的好县令—— 清代官场铁汉海丰知县王者辅轶事
  • 2020-09-20 10:25
  • 【字体:    


○沈洛羊

《清乾隆海丰县志》收入了蓝鼎元的一篇记人文 《怪尹记》,翻译过来大体上这样的:清雍正五年,蓝鼎元任普宁知县,听说邻县海丰出了个怪县令,名叫王者辅。第二年,他便道经过海丰,特意问海丰人:“你们的县令是怎样一个怪法?”海丰人说:“哪里,我们的县令爱民如子、理邑如家,是海丰少见的好县令。”

“那么?他的怪名是怎么来的?”

“穿着寻常衣服、吃着普通饭菜,不拍上级的马屁,好直言触讳忌,所以上司以为他是怪人。”

当天晚上,蓝鼎元在海丰歇宿,王者辅前来看望,果然穿着破旧的衣服,骑着一匹弱马,只有两名随从在前面引路。交谈中,蓝鼎元得知,五天前,广东巡抚杨文乾前呼后拥来海丰体察民情,王者辅只打扫了一间馆舍(鉴于王者辅只请了七名助手,治理一个县明显人手不足,极可能是自己动手打扫)。让长官住下,其它的什么都没有准备。杨文乾不高兴,对王者辅说:“我所弹劾的有三种人,一贪,二庸,三怪。”王者辅神态自若,长揖说:“前二者下官没有,第三恐怕免不了,请受弹劾。”杨文乾更加不高兴,问起海丰的事,却条分缕析、如数家珍。杨文乾在海丰行走三天,多次询问田间劳作的农民:“你们的县令怎么样?”农民答:“我们的县令实施政令准确迅速,断案如神,嫉恶如仇,厚待百姓,俸禄之外一钱不染,地方大小事情没有不办理的。”杨文乾喟然长叹,对王者辅说:“我差点看错你。你的上司惠州知府连上六份报告,都是告你贪赃枉法、不近人情的。想不到你是个贤人。现在我知道了,你努力吧!”

虽说有杨文乾撑腰,然而王者辅革除海丰历来陋规,触犯了惠州知府的利益,知府必欲除之而后快。终于,知府逮住了王者辅的一个把柄:雍正五年海丰县赋税略有赢余,却没有全部上缴,存贮在海丰县库内,凡是上官公事捐输、修造战船、炮台之类,就从库内支付,全部有公文留痕。并没有一分钱进入自己的腰包。惠州知府不知详情,以为这是王者辅贪墨的证据,乘王者辅上省汇报,派兵将王者辅的家人抓起来、家产充公,并向上级打报告。王者辅听闻家变,也立即向上级打报告,揭发知府贪污受贿的丑事。身为官员互相攻讦,在当时也算是一件过错,王者辅和知府都得到革职的处分,并举行公庭会审。在当庭对质中,王者辅实话实说,不给知府面子,知府含羞带怒,不久就病死了。杨文乾知道王者辅是冤枉的,上疏向朝庭举荐他,谁知道疏上去了,杨文乾却得病死了。这时候,袒护知府的一派得了势,将海丰县库贮存的赋税都当成赃物,要王者辅偿还。当时算了一下,要追赃九百两白银,有个姓楼的按察使认为太少,改为追赃一千三百两白银。

有一说,雍正年间一两白银折合现在人民币约五万元,不知确否?对于王者辅来说,一千三百两银无异于天文数字,则是确凿无疑的。然而王者辅若无其事,该读书读书,该谈笑谈笑,不改其乐。这年秋审,王者辅又因为说话戆直,得罪了姓傅的中丞,知情的人都为王者辅捏了一把汗,王者辅却还是直来直往,因此怪名更加远扬。

那么,王者辅是怎样解套的呢?海丰士绅百姓知道他们的县令是冤枉的,于是有人出头组织捐款,填补了一千三百两白银的窟窿,王者辅这才得以免罪。值得一提的是,王者辅在海丰任知县时,海陆丰尚未分县,海丰管辖的范围比今天的汕尾市大。

蓝鼎元有感于王者辅的遭遇,为他写了一篇《怪尹记》,并预言:“(王者辅)精神勃勃,不可遏抑,行当复用,用必大且显……”

蓝鼎元何许人也?此人乃福建漳浦人,“治台名将”蓝廷珍族弟,1721年随蓝廷珍出师入台,平台后又在台湾住了一年多。他出入军府,筹划军机,处理政务,提出了很多治理台湾的策略,被誉为“筹台之宗匠”。清政府在台湾增设绥化县、淡水厅,升澎湖通判为海防同知,添兵分戍,多出自蓝鼎元的建议。有《东征集》《平台纪略》《鹿洲公案》《女学》等著作行世,后来曾分修《大清一统志》,可以说是个大学者。曾任普宁知县、广州知府等。

这么出名的学者、官员,估计日理万机、文债不少,却抽出时间专门为邻县县令作记,除了惺惺相惜之外,还与他自己有着和王者辅相似的遭遇有关。

在《怪尹记》里,他规劝王者辅:“清操直节,必不可变,要惟敛之于内,勿使人触目,则免祸之道也。”也就是外圆内方、和光同尘那一套。然而,蓝鼎元随后自嘲:“余自病不能医,而为铁汉谋药石……”原来,蓝鼎元在普宁知县任上,上司侵凌百姓,捅下的窟窿要蓝鼎元填补,蓝鼎元哪有钱财补窟窿?因此得罪了上司,雍正六年(1728年)冬,蓝鼎元因豁免渔船例金,被诬“亏空公款千余两”,革职入狱。当地渔民为蓝鼎元呼屈,并集资1100两银元填补亏空。雍正八年(1730年),被关了两年的蓝鼎元才由潮州知府胡恂保释出狱。

蓝鼎元分析他和王者辅的遭遇基本相同,但应对办法不一,好像遇到了贼,王者辅见贼来势汹汹将要危及自己的生命,因此先挥一拳将贼头打死,从贼冲上来将他挤入水中。蓝鼎元则是拱手和贼辩论,被贼持刀逼入水中。因此,蓝鼎元自认为不如王者辅。

两人的解套模式也如出一辙:都是当地百姓捐资免祸。可见,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谁为老百姓做了事,老百姓是不会忘记的。

蓝鼎元的预言不久实现了。王者辅果然“复用,用必大且显。”

回头稍微介绍一下王者辅:王者辅(?-1779)字近颜,号惺斋,安徽天长县人,廪生出身,生年不详。王者辅自小喜读圣贤书,并立下实践圣人言的志向。清雍正初年,王者辅因文品兼优而被安徽学政孙嘉淦(此人乃雍正重臣,读过二月河《雍正皇帝》的应该有印象)。荐举入京,授海丰县令。当时的物议是孙公识人。

王者辅解套后,广东巡抚知道他是个人才,先是延为幕僚,后又向朝延保荐,遂于雍正十二年被发往甘肃随军效力。乾隆元年(1736),授为固安县令。在固安,王者辅依然不改刚直之性,被称为“铁匠”。他平素俭约,每餐仅一个菜,外出常以烙饼裹胡葱充饥。尽管任固安县令仅9个月,但数十年后,王者辅之子落难固安县,当地士绅民众仍未忘记当年的“铁匠”,主动出金资助。为官若此,斯有何憾?

乾隆二年,王者辅由固安县令升顺天府北路同知。次年升宣化知府,宣化有不少皇庄庄头串通官府,盘剥百姓。王者辅到任后,坚决不与庄头同流合污,得罪庄头,又被弹劾。乾隆六年降职广东,以司知直隶州补用,历署惠州府知府、钦州知州补、嘉应州知州。任嘉应州知州时,他勤政爱民,兴利除弊。到任之初,见历年积案2000余宗,立即明咨密访,进行清查。在任三年,基本査清积案,并加妥善处置。时“因程江屡涨,自城西渡江津以下古岸坍削,荡及民居”。为解除水患,王者辅亲率吏民实地勘查,制定御水方案,并督促施行。仅半年,筑成上自渡江津,下至南门大榕阁6个堤坝,控制梅、程两江汇流水势,减轻洪患。为改善交通条件,还主持重建东山状元桥,再建城北窖溪、合溪坝2桥。自然,王者辅秉性不改,得罪同僚的事也是有的,终于因此而失官。乾隆十七年左右,入两江总督庄滋圃幕府,与袁枚同作幕僚。乾隆三十七年左右,又因办案差错,谪戍吉林。

王者辅一生好读书,著述颇富。在任宣化知府期间,曾主持纂修了《宣化府志》。惜在吉林时因家中失火,杂著大都遭焚,仅留一部《读书记事》,这是他步入仕途至逝世前的读书心得,曾由好友蓝鼎元、龚天如校订,但未经刊印,后亦亡佚。

王者辅的流放生活持续了8年,乾隆四十四年(1779)在吉林去世。身后别无长物,仅余藏书75柜。

考王者辅的一生,堪称清代官场一个铮铮铁骨的汉子。读圣贤书不难,代圣人立言也不难,难的是坐言起行、言行一致,不做两面人,这样的人值得后人景仰。

理邑如家的好县令—— 清代官场铁汉海丰知县王者辅轶事 1,600,539,919,000 06bc0bfce0fb4743bf053453b8720d18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