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海陆风
【本地人履痕】又寓潮州赏韩江
  • 2025-04-27 09:47
  • 【字体:    

○林木添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一千多年前,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的贬谪地“潮阳”正是现在的潮州。我对潮州的最初印象和最新印象都离不开“韩愈”二字,于我而言,潮州与韩愈乃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如同肉身与灵魂。

大约十二年前吧,我就带家人到潮州寓居游玩。不为别的,只为书中屡屡提到的“韩愈”“韩文公”。那时交通并不如现在便利。我们先从家乡坐长途汽车到汕头汽车站,然后再转乘到潮州汽车站。让我至今难忘的是,潮州车站那些人力三轮车。正是那些看起来简朴甚至有点笨拙的人力三轮车,载着我一家人穿梭在炎热的夏季里,穿行于热闹而似乎并不宽敞的街巷中,带着我们一站一站地参观大癫庙、韩文公祠、湘子桥。

那段时光如同历史河流中的珍珠,如今依然闪耀。每每想起,亭台楼阁,历历在目,可是记忆里对韩江的水流却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而这次参加省作家高级研修班,我却从一开始便对韩江之水产生了别样的情愫。且不说它的微波荡漾,也不说它的绵延逶迤,单单那份湛湛的绿色就让我百看不厌。看着温柔得有点妩媚的她,我常想,这也许得感谢秋天吧,是它让韩江水沉静了下来,让焦躁的人心冷静了下来。还得感谢活动主办方,是他们挑选一个适合细观韩江的地方。当然,也可以换一下说法,是我们有幸居住在韩江可以大大方方流进视野的地方。

那些天,我们住宿、学习、用餐全在金山大桥头的临江酒店。我回到房间,拉开窗帘,青波摇荡的韩江,便跃上了窗台,横在眼前;我走向四楼多媒体会议厅参会,青波摇荡的韩江便一会儿左一会儿右地在闪烁在我眼前;我从四楼结束学习任务,走下三楼餐厅用餐,青波摇荡的韩江便静静地躺在落地玻璃之外,煞是乖巧,不争不辩。偶尔,她也泛起几点银亮的浪花,那一定是她看到阳光后的微笑;或者是她突然间想到什么开心的事情,忍俊不禁吧。她的心事,我自然无法全部获悉,就像她同样无法完全获知我深藏于心的对她的喜爱一样。我想,此次培训除了授课老师的课讲得精彩之外,这条百看不厌、百读不倦的江,应该也是居功的。

省作协熊育群老师执讲《散文的变局》时说,到一个地方去,要特别关注自己身体产生的反应,那样才能写出来独特、富有切身体会的文章。这个观点让我恍然大悟。从那以后, 每次面对韩江,我就变得更细微一些了,脚步更缓慢一些了,心头更冷静一些了。我觉得只有这样,我才能有更多的从容去察觉内心由此泛起的涟漪和波澜。

学习之余,我常常迈开脚步沿江而行。往西走,出了酒店大门口,就可以拾级踏上韩江大堤,去近距离接触这条川流不息的江,去细看韩愈曾经为民祭鳄驱鳄的江。有一天晚餐后,我们一行七人竟做了同样的决定并付诸行动——沿着酒店外的韩江东堤,朝着湘子桥方向走去。

一路清风徐来,在两岸灯光照射之下,江上波起波伏纹路清晰。路灯——也许应该叫江灯,或者堤灯吧,它们每隔一小段便站着一个,每隔一小段便站着一个,把宽阔的、平坦的、舒适的东堤照映得清晰而又透射出些许浪漫。堤上,有些人缓缓走来,又有些人缓缓走去,还有些人携家带眷,自备“三杯冲”茶具,在堤岸边灯杆下,悠然自得地饮茶聊天,品月听风,任江水悠悠流动,任时光缱绻,情思绵长。他们是否也会谈起昔日韩公为潮州人民兴修水利、开办学堂的丰功伟绩?

同行七人从金山大桥桥头出发,到湘子桥头。那距离可不算短,全程却没有一人中途停下来歇息。我揣度,沿江舒惬的散步环境应该是发挥作用的首要因素。岸堤凸起,高出江面,也高出堤面,我们行走在上,既可左观路面车辆往来,又可右赏江面微波起伏,可谓左眼烟火人间,右眼澄碧境地。远处灯光闪烁的湘子桥,就像一条细亮的浮索,横亘于韩江之上。除此之外,时有歌乐渡江踏水而来——对岸是韩江西堤,潮州古城的人间烟火气息真是太盛了,它们碾压着水波来到东堤,窜入我们的耳朵。在这样的环境里散步自然是轻松惬意,不觉疲劳的。

继续前行,左侧路面逐渐升起,最终与江堤齐平。此处有一幢建筑阻断了路和堤的直线延伸,路道向左拐了九十度。我们向右行走,下了个坡,离江水更近了。岸畔树木变得更加茂密,左边路面街景也被替换成建筑物坚冷而单调的围墙。行走于此,适合把目光投在江上,或者直视前方。这一段江堤极陡,大约是垂直于江底的,江边平均水位也相对较高,此处聚集的钓鱼人更多了。他们的“长枪短炮”一列摆开,把竿头探出江堤,钓竿把身影投映于江面。钓鱼人安坐在折叠式的简易帆布椅上,静静的、悠然的,有的神情自若地冲起了潮汕功夫茶,有的甚至打起盹来,好像鱼儿要不要吃饵,会不会上钩,跟他们是没有任何关系似的。

偶尔也遇到上鱼的钓鱼人。他把鱼养在事先备好的钓箱里,我看到是个头不小的青鳊鱼。出于好奇,我询问他鳊鱼的价格,得到的答案是,鳊鱼并不贵,养殖的一斤二十元左右。当我追问从这韩江钓上来的鳊鱼多少钱一斤时,他笑着说:“这个不卖的,留着自己吃吧!”也许他误以为我想买他的鱼了。但一句“不卖的”,让我想到他们单纯为了“钓”罢了。

沿江再走,原先那“消失”的路道重回视野,但风格却明显异于先前。一方面,路面几乎与我们一直沿着走的江堤齐平,我们已经不能像刚开始那样俯视路面了。另一方面,这路上奔跑的车多起来了,繁华热闹中透出喧嚣。再看那驶向湘子桥头的大巴车,得“仰望”了。

终于到达湘子桥头。我静静地站在这座历史悠久的石桥面前,等待灯光秀,内心却满是激动与期待……

桥上灯光终于按照预设的程序闪亮起来,与周围的建筑、山峰、河流相映成趣。在这灯光交织中,我仿佛穿越时空,置身历史长河,如梦如幻地领略这座城市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本地人履痕】又寓潮州赏韩江 1,745,689,644,000 cb0e7080dfbf481ca69131f983edfb08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