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海陆风
【家乡风物】薄壳记
  • 2025-06-28 09:59
  • 【字体:    

○郑金城

盛夏已至,跟着荔枝一起上市的,还有那些海里的“精灵”,比如“海瓜子”。海陆丰民间将“海瓜子”称为“薄壳”。前晚去小城食肆吃饭,见到了一小网兜薄壳,于是,让店家用九层塔炒薄壳。

薄壳之所以在小城里少见,并不是它不好吃,又或者太贵,实际上是它个小壳薄肉细,用本地话来说,叫“骗嘴饿肚”。而小城可供老饕们选择的海鲜很多,至于薄壳,多多少少有些上不了台面,多作“茶余饭后”小食。

薄壳,学名是寻氏肌蛤,极为生僻,远不如它的俗名来得直白贴切。因其外壳薄而易碎,被潮汕人称作“薄壳”,也因形状大小似瓜子,被江浙一带称为“海瓜子”。大概是网络加速了文化的传播,小城食客们也习惯称其“海瓜子”,坊间也习以为常了。当然,它还有一个雅称,叫“凤眼蚬”,只是鲜为人知。

薄壳生长于近海的滩涂,对水质要求极高,稍有污染便难以生长,沙多则含沙量高,影响口感。《澄海县志》这样记载着:“薄壳,聚房生海泥中,百十相黏,形似凤眼,壳青色而薄,一名凤眼蚬,夏月出佳,至秋味渐瘠。”其体型虽小,鲜美却丝毫不逊于其他海产。每年六至九月,是薄壳最为肥美的时节,尤以七八月为佳。它们偏好高温多雨的天气,此时肉质最为厚实,令人回味无穷。蔡澜先生曾评价薄壳:“享受这道菜,是碗底剩下的汤汁,没有其它海产比它更鲜甜的了。”

薄壳虽美,但采摘薄壳,实为一项艰辛的劳作。由于薄壳是群聚生活,多个薄壳通过足丝连接缠绕,连个成片聚团,或附于海底的岩石、砂砾之上,或被养殖于“薄壳埕”中。渔民需潜入水中,以刀割取,或以耙耙起。他们天未亮即起,捕捞至午前,方将这份美味送入市集。这份工作之苦,难以言表,长年累月,中耳炎、关节炎、风湿病皆成职业病。加之薄壳带泥,需以脚对搓清洗,渔民的腿脚,伤痕累累,却也见证了这份美味的来之不易。大海给予人们美味的馈赠,但也并不是无条件的,唯有艰辛付出,才有可能得到些许收获。

潮汕有俗语:“食薄壳找不到脚屐”或“食薄壳找不到奴仔”,意指大人食薄壳之欢,空壳堆积如山,遮挡视线。这既显潮汕人对薄壳之爱,亦见薄壳之普及。早在清代,食谱《食宪鸿秘》便已记载了薄壳的烹饪之法:“海瓜子,用盐水灼熟,挑肉拌糟、姜、醋食之。或以新韭同炒。小者更佳。”可见其历史之悠久,早已融入寻常百姓家。

薄壳肉虽鲜,但很小,加之其壳极薄,稍不注意,就会磕破,所以吃薄壳需要耐心,更需要技巧。舌尖将两片壳顶开,再一舔,那小而美的薄壳肉便脱壳入口了。当然,口齿笨拙的人,只得靠双手帮忙,只是这样吃着未免不太尽兴。有古人甚至写了吃薄壳的趣诗《咏海瓜子》:“冰盘堆出碎玻璃,半杂青葱半带泥。莫笑老婆牙齿轮,梅花片片磕瓠犀。”为这份烟火气,增添了几分文化的色彩。

如同张爱玲喜爱鲥鱼的鲜美,却嫌弃其多骨一样,喜欢吃薄壳的人,即便再喜欢薄壳的味美,但仍然会厌烦其脱壳之琐碎。如果能将薄壳肉剔出,弃其壳,食其肉,一口吃个尽兴,自然是人间美事。这个难不倒智慧的潮汕人,澄海县盐鸿镇就有这种传统手艺,将薄壳肉从壳中取出来,并称其为薄壳米,当然,工序会十分繁琐。

要将薄壳的壳和肉分离开来,其中“脱丁”“打米”是薄壳米制作中最不易把控的两个环节。“脱丁”也就是通过小竹棒不断搅拌,使薄壳从成团成片的足丝中掉落,变成独立一颗颗薄壳。由于薄壳外壳很薄,所以用的力度很讲究,力少了薄壳脱不下来,力大了壳都碎了,薄壳肉混在泥沙浆里,不能食用。而“打米”是考验师傅对火候的把握,精微之处只能凭个人长年累月“打米”经验的积累。“脱丁”后经多次洗净的薄壳粒用温水浸泡,使其微微开口,然后再倒入为薄壳而制的“鸳鸯大锅”。这个锅的水一边是开的,另一边是温的,秘密在于土灶,只烧一边的火,有些师傅干脆将另一边用土砖砌上。盐鸿人用八根竹子绑成一束,中间用一个铁圈隔开,形成“上四下四”的奇特薄壳耙,用于手工翻搅锅里的薄壳。师傅通过不停翻搅,使薄壳米从翻滚的这边锅浮起,往温水那边集中,然后用过滤网笊捞起,外壳则沉入锅底。当然,火候就在这里体现:过火,则薄壳米太老,鲜味尽失;欠火,壳肉不分,搅拌过久,则碎壳过多。因此,经验丰富的师傅总是既打得多米,又能保留米肉鲜甜。据了解,盐鸿虽然以“脱丁”“打米”等薄壳加工手艺闻名于外,但薄壳养殖却盛行于饶平等地,盐鸿本地并不养殖,这的确让我有些意外了。

薄壳米可以烹制出很多菜式,如薄壳米炒饭、薄壳米烙等。我还在短视频平台上看到潮汕那边办起了“薄壳宴”,其中包括了薄壳鸡、芋头薄壳米、薄壳米粿等。但在小城,我是没有见过卖薄壳米的,甚至连卖薄壳都比较少见。以至于我每次见到食肆排档有卖薄壳,总会忍不住下单,且要求也很简单,炒九层塔即可。因为,九层塔是薄壳的灵魂伴侣。

薄壳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还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具有调节血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平咳喘等功能,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等多种营养成分,实为平民化海产品。

【家乡风物】薄壳记 1,751,047,154,000 3ab2037602d74b20bcefda9470df633a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