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海陆风
【旧事重温】灯芯山下的脚印
  • 2025-08-31 09:34
  • 【字体:    

○蔡良进

每次回乡,望见远处那座矮敦敦的山影,总觉得鞋底还粘着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沙砾,那是灯芯山。它是我十九岁前的星辰起落,是刻进骨头缝里的年轮,更是那串少年脚印的土壤。

1968 年秋,我攥着母亲缝的粗布书包,头回踏上往灯芯山甲西中学的路。四公里,全凭脚板丈量。那时候穷,索性赤着脚走读。

每至冬天,天刚亮透就动身,脚掌一沾地,凉意顺着骨头缝钻 —— 草叶上的露水洗过碎石,踩上去滑溜溜的。起初步子放得轻,石子没章法地硌着脚心,尖的能刺得人猛地缩脚,只好抬脚绕开。等太阳爬到头顶,路面晒得发烫,脚底板渐渐焐热了,露水浸的凉劲散了,换成砂砾摩擦的涩,却还是咬着牙往前赶。地上那些浅痕,是刻在泥里的疼,却没一步肯回头。

最难忘是雨天。土路泡成浆糊,赤脚踩进去能陷到脚踝,拔出来时泥浆顺着小腿往下淌,裤脚早湿透了,沉甸甸粘在腿上。可谁都不吭气,就这么深一脚浅一脚地赶 —— 那时候,课堂是我们眼里最亮的光啊。泥地里的脚印陷得深,像少年心里蓄着的渴望,压着穷日子的窘迫,也托着往亮处去的念想。

中午的饭,是从家里带的生米。学校有口大铁锅,厨房的人员把装着米的铝饭盒码进去,添水,生火。下课后,我们常常拌点咸菜萝卜干,就是一顿饱饭。但有一次,母亲在灶台前翻了半天,米缸见底了。我照常往学校走,只是中午同学们围着饭盒时,我躲到老榕树下看书。树影落在脚边的泥地上,把早晨踩出的脚印遮了半拉,像给那些带疼的痕迹盖了层软被。

“给。” 阿梅突然从树后钻出来,手里攥着半块红薯干。我推拒,她硬塞进我手心就跑,辫子在风里甩成小鞭子。红薯干嚼着,先甜后涩 —— 后来才知,那是她省的午饭。我攥着那点甜往回走,晒暖的土路印着脚印,像落了星子,亮闪闪的。原来疼和暖是能缠在一起的,像泥地里的脚印,深的是苦,浅的是甜,却同朝一个方向。

那天下午的课,我胳膊肘抵着课桌,暗暗攥拳。胃空得发虚,像敞口布袋灌着风,五脏六腑都飘。头裹着层雾似的昏,眼睛却不肯松劲 —— 老师握粉笔在黑板上游走,白粉笔末簌簌落进讲台裂缝,倒像撒了把星星。

字更奇,横平竖直带着劲 ——“人” 的撇捺是张开的翅,“学” 的宝盖是遮风的檐,一笔一画往眼里钻。我盯着它们,忘了吞口水。字顺着目光爬进心里,一点点填满空落落的地方。肚慌头晕都成了远处风声,不碍事了 —— 得把字看牢,一个都不能漏。

灯芯山的风,吹了四个春夏秋冬。春天带潮气,脚底总黏着层湿泥;夏天裹着热浪,晒得我们脊背黝黑;秋天卷着稻穗香,让空着的肚子更馋;冬天夹着寒意,却冻不住我们往学校跑的脚步。山脚下的石阶被我们踩得发亮,路边的野草认得我们的脚印,就连山顶那棵老榕树,都记得我们课间趴在树干上背书的模样。这串脚印串起的是15到19岁最滚烫的时光,是青春最扎实的锚点 —— 它接住了少年的窘迫,也托举着少年的向往,让懵懂的年纪在泥土与课堂间,长出了筋骨。

1972年秋天,毕业照上的我们,个个晒得黑瘦,眼神却亮得很。同年12月,我穿上军装,离开家乡那天,阿梅和几个同学来送我。他们站在路口,像当年等我一起上学那样,挥着手,直到我的身影渐行渐远。

军营的二十年,我总想起灯芯山的路。拉练时脚底磨出血泡,就想起赤脚踩过的石子 —— 原来疼是会生长的,当年硌出的茧,成了后来扛住苦的铠甲;野外驻训啃干粮,就想起那半块红薯干的甜 —— 原来暖也是会沉淀的,当年攥在手心的温度,成了后来抱团取暖的底气。那些在灯芯山踩出的脚印,早成了我人生的精神根系,深扎在岁月里,替我稳住了往后每一步的摇晃。

1993年转业回汕尾,我又常常路过那座山。山还是老样子,只是学校焕然一新,建了新校舍,当年的土路修成了柏油路。可我总觉得,路边的风里,还飘着铝饭盒蒸饭的香味;月光下的石阶上,还能看见一串赤脚的脚印,正一步一步,往有光的地方赶。它们没被柏油盖住,也没被时光磨平,反而在记忆里愈发清晰。

如今我鬓角已白,却总爱跟小辈讲灯芯山的故事。他们听不懂“无米下锅”的窘迫,也想象不出赤脚走四公里的滋味,但他们会睁大眼睛问:“爷爷,那时候你真的不觉得苦吗?”

我就指着远处的山影笑:你看那灯芯山,不高,也不奇,可它脚下的那串脚印,比任何金银都金贵。它让我知道,日子再难,只要往前走,脚底下就有路;心里有光,再黑的夜,也能走出亮堂来。

风又起了,像五十年前那样,轻轻拂过耳畔。我知道,那是灯芯山在说:孩子,你走的每一步,我都记着呢。那串脚印,是刻在大地上的青春诗行,是写给岁月的初心证明,是时光里磨不灭的念想 —— 只要回头望,就总有股劲儿,推着人勇往直前。

【旧事重温】灯芯山下的脚印 1,756,575,278,000 c1bca1efdc7a4f27a480814e58112328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