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区处处彰显“绿意”。
漫步在侨区侨兴街道第一社区北坑自然村,一个刻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大石碑映入眼帘,周围花团锦簇,沿着鹅卵石小道穿行到凉亭,仿佛让人置身于花海之中。以东南亚风格塑景的侨兴公园、侨惠公园,也随处可见葱葱郁郁的绿色,为美丽侨区增添了一抹“绿意”。
近年来,华侨管理区紧紧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多措并举实施绿美城乡建设行动,全力推进绿色城乡建设。
执“绿色”之笔 描绘“绿美”画卷
落实“绿美生态”战略,“绿色力量”的支撑不可或缺,这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也是侨区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为推进绿美生态建设高质量发展,该区大力开展“八大行动”,积极抓好林分优化、林相改善,并持续增加绿化总量,着力提升侨区绿化美化质量。在已基本完工的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中,该区通过见缝插绿和增花补绿的方式,为示范带沿途增添“绿色”。今年来,该区2条示范带新增了黄槐、黄花凤梨木、灌木等树木种植500余棵,有效提高示范带沿线绿化率。
该区发动党员干部、志愿者、群众积极参与,为打造好的“青年林”、“巾帼林”两个主题林片区增加种植树苗,增添绿景。今年植树节前后,该区党员干部、志愿者等代表在“巾帼林”开展了以“巾帼同植幸福树、共建共享绿美家”为主题的植树活动。
近年来,该区通过建成四个森林单位园区、一个绿美古树乡村、一个主题公益纪念林示范点,为侨区打造了多个绿美森林景观。在森林保护方面,全区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5公里以上,修复生物防火林带20公里以上,修建简易防火道路19公里以上,并常态化开展巡查巡护和宣传,筑牢森林防火屏障,让爱绿、植绿、护绿、兴绿的生态文明意识在更多人心中扎根。此外,该区还大力推进绿美产业招商,引进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普邦弘润新优花卉合作项目,打造粤东特色花卉产业,为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力量。
美化城乡环境 打造宜居绿美家园
“家乡的环境发生了大变样,道路两旁都种上了翠绿的风景树,走在干净的道路上,心情都变好了。”谈及侨区如今的变化,在侨兴公园散步的市民黄先生赞不绝口,“森林保护好了,环境卫生搞好了,我们去到别的地方,都觉得没有自己家乡好。”
近年来,该区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美化乡村环境,通过常态化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组织全区干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使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居环境也“美”了起来。据统计,全区累计建成雨污分流管网37公里、公厕22个、垃圾处理终端14处、垃圾中转站1个,完成全道路“白改黑”及绿化亮化美化47.8公里,实现干净整洁、一级保洁、村道硬底化、道路路灯、自来水管网“五个全覆盖”。
该区还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主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通过推动山边、水边、路边、镇村边、景区边“五边”的绿化美化,做好宅旁、村旁、路旁、水旁“四旁”的植树植绿,并常态化开展创文创卫,大力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让侨区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如今,在侨区的土地上,树林成片、田园秀丽……绿色和城乡发展汇成了一曲动人的乐章,奏响了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的绿美之声。
汕尾日报记者 曾佳鸿 /文 黄奕锋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