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县域 - 华侨管理区
法进万家 润泽人心——华侨管理区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 2025-08-22 14:25
  • 【字体:    

从法治课堂的细致讲解到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的沉浸式体验,从村里 “法律明白人” 的贴心服务到多样化的普法宣传活动,在华侨管理区,“法治”二字正以更深的渗透力、更暖的服务感,融入群众日常,守护群众日常。

近年来,侨区聚焦群众法治需求,持续加强法治文化建设,加大普法宣传力度,着力提升辖区群众法治素养,不仅筑牢了基层治理的法治根基,更营造了优质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侨区发展注入法治动能。

侨区推进国家安全教育进企业。

机制先行服务下沉

普法既要搭好“骨架”,更要“通经活络”。

侨区不断健全普法工作机制,区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讨法治工作,听取法治建设情况汇报,定方向、强保障。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原则,深化“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其中第二社区成功获评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为侨区普法工作树立标杆,推动了普法工作常态化、长效化。同时,侨区还持续加强党员法治素养,区委党校分批次组织党员学习《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党内法规,以党员带头学法推动全社会尊法守法。

针对基层普法 “最后一公里” 难题,侨区精准施策,让法律服务贴近群众。线下推行“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实行法律顾问每月8小时坐班制,现场为群众解法律难题;线上依托“善美村居”平台、村(社区)居民网格微信群,实时解答法律疑问,让群众 “足不出户享法律服务”。“有法律问题不用跑远路,在家门口就能找法律顾问解决。”侨兴街道村民傅先生的感慨,正是基层法律服务便利化的生动写照。

此外,侨区还着力培育“法律明白人”队伍,通过村(社区)“两委” 班子为引领,动员村(社区)党员、网格员等加入,组建起45人的“法律明白人”队伍;通过“1名村(社区)法律顾问 + N名法律明白人”传帮带模式,开展专题培训,让“法律明白人”成为群众身边的“法治带头人”“生活贴心人”。

形式创新融入日常

身穿红马甲,手拿普法宣传手册,穿梭在大街小巷中,走进企业学校 —— “红马甲” 是侨区普法宣传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让普法从 “枯燥说教” 变成了 “生动体验”。

近年来,侨区不断丰富普法内容,拓宽普法宣传渠道,让法治融入群众生活。在阵地建设上,侨区打造了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统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侨兴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及9个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基层法治文化阵地,为群众提供 “看得见、摸得着” 的法治学习场所。

在活动开展上,侨区紧扣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等重要节点,深入开展普法“六进”(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设立展板、发放手册等方式,广泛宣传宪法、民法典等法律法规,营造“人人学法、懂法、用法” 的浓厚氛围。在传播方式上,侨区充分运用新媒体平台,利用微信公众号、“善美村居”平台等载体的作用,扩大法治教育宣传覆盖面和社会知晓率。近年来,侨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法治宣教活动千余场,直接或间接参与人数超5万人次,成功实现了普法工作从“最后一公里”到“普法零距离”的跨越。


汕尾日报记者 曾佳鸿 文/

法进万家 润泽人心——华侨管理区推动普法工作走深走实 1,755,815,151,000 9e02680e5c514114875c662245ceb71b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