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教育 -- 教研
浅谈初中美术课写意画教学中的“冲撞法”
  • 2022-08-13 09:33
  • 【字体:    

○郑友谊

中国传统国画在漫长的历史沉淀中、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写意和工笔两大技法。写意画更多的是体现所描绘对象的神韵,也更能将作者的情感直接表现出来。“冲撞法”是写意画中一种较新颖的作画技法。“冲撞法”的技法难度并不高,可以先勾线再用水、墨、色冲撞,也可以撞墨撞色后再勾线。冲撞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丰富肌理,更突显了美术课程的视觉性,学生在学习中积累了视觉经验,提升了自己的色彩感知能力。

一、了解“冲撞法”

写意画提倡神似,立意为先。所以,其绘画更注重笔情墨趣的个性,诗书画印的配合。在一幅写意画作品中,笔墨表现一般不是纯脆的模仿物体的光和色,而是对其形态、神韵和结构的捕捉。中国画中的笔和墨是无法割裂的。当然,现代写意画对墨与色中见骨的观念也在扩大和延伸,比如对肌理效果的追求,使墨与色的笔触更加丰富和加强。而“冲撞法”在色彩和制造肌理方面就有着特殊的优势。它与传统的国画技法有所区别,不拘于传统技法中的严谨,对色彩的应用较开放自由。“冲撞法”这一技法,在铅笔稿的基础上,可以直接用色撞墨、墨撞色、色撞水、墨撞水、色撞色、色撞线、墨撞线、水撞线,降低传统国画技法中对用笔、用墨的严谨要求,将在探索冲撞的不稳定性中产生的奇妙变化和丰富肌理的表现手法。

学生在使用“冲撞法”这一技法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和出丰富的色彩进行随类赋彩,也可以大胆尝试,画出有个性的色彩。同一个题材,不同的学生可以画出不同的色调,不同的明度和纯度。从而创作出风格各异的各种美术作品,形成了风格各异的绘画语言。

“冲撞法”的绘画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先用墨勾出物体的外形线,然后用墨、用色或用水撞。第二类是在铅笔稿的基础上,用没骨画法画出造型,等到六七成干时用墨勾线,此种画法画面会更有韵味。但无论哪一类画法都能产生奇特的肌理图案,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乐趣。

二、将“冲撞法”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冲撞法”应用到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以新的学习体验,实践“冲撞法”的技法,挖掘新“学”法增强效果与表现力。

在上七年级《营造艺术的情趣和意境》这一课时,我就教学生运用“冲撞法”画荷花图,大片的荷叶非常适合用“冲撞法”来画,荷花和茎也可以用“冲撞法”来画。七年级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大多接触过中国画,对简单的用笔、用墨有所了解,但对写意画的造型思路缺乏了解。因此,可以先挑选了几幅风格各异的作品来供学生欣赏,加深他们对写意画“主张神似”的理解。一节课的上课时间,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国画基本技法的初步掌握是十分困难的。所以,结合学生实际,要多加几个课时。

本课重点教学生运用“冲撞法”画荷花荷叶,为了让学生了解“冲撞法”,必须先通过范画作品的欣赏、评说、观摩、比较,再做出示范。首先在宣纸上打好底稿,然后用“冲撞法”从头到尾地示范,边用浓墨勾线,边趁湿撞色撞墨,逐渐感受肌理的不断变化,也不忘把背景一起画了,让学生全方位了解用“冲撞法”画一幅画的整个过程。然后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学生先用铅笔打底稿,为了较容易控制,分步进行冲撞。用浓墨勾一朵荷叶的线,趁湿用含水量大的色笔涂色,与墨线发生冲撞,产生丰富的肌理,接着用同样的方法画其它的荷叶。荷花和茎也是用同样的方法冲撞,只是要根据设色的需要不断变换色笔和墨笔。相较于传统的写意画技法,“冲撞法”较易控制水分,也不需要一气呵成完成一幅画,降低了作画难度,实用性较强。大部分同学能把控干湿度,完成画作,这使他们绘画成就感倍增。

在画其它花卉创作练习中,也可多多融入了“冲撞法”技法。让学生熟练掌握用“冲撞法”画画并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冲撞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国画技能和艺术素养

在教学中,我初步尝试探讨“冲撞法”技法如何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帮助学生把控色彩水墨画中色彩的应用知识,提高美术素养。用“冲撞法”画出来的画,充满了不确定性的特殊肌理,呈现一种别开生面的特殊美。因此,学生在使用“冲撞法”时,无论绘画水平高低,都能画出具有很强表现力的画面。“冲撞法”的应用丰富了“教”与“学”,可以更好地丰富同学们的画法。

“冲撞法”在写意国画教学中有着一定的实用性。在推动写意国画教学的同时,创新绘画技法和绘画思维,对提高学生的国画功底和艺术素养更有帮助,对学生掌握宝贵的中国画艺术手法有一定的帮助,从而使中国画得到更好的传承。

(作者单位:陆河县河城第二中学)

浅谈初中美术课写意画教学中的“冲撞法” 1,660,325,607,000 1a9f98a0ad2f480882eabbfb534f66bc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