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以新质生产力为牵引、培育壮大蓝色海洋经济,是汕尾走好“海洋强市、融湾先行”之路的题中之义。
9月4日,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抗台型风渔融合网箱平台——汕尾市中广核“伏羲一号”正式投运,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5400万元,不仅为汕尾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更对我国“海上风电+海洋牧场”产业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深耕蔚蓝
激发“蓝色引擎”新动能
汕尾市中广核“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示范项目是汕尾市与中国广核集团推动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的示范性项目。该项目位于汕尾中广核后湖50万千瓦海上风电场中心场区,于2023年8月开工建设,总投资2亿元,全部依靠绿色能源供能。
据介绍,“伏羲一号”创新应用了抗台风、防撞击、强防腐的巨型海洋牧场养殖网箱结构设计建造新技术,可正面抗击17级超强台风。该网箱平台配置应用了一批现代化海洋牧场智能设备,整体分为自动投喂、自动清洗、水文监测、养殖监控、成鱼回收五大智能化系统。多项先进科技的应用,使得“伏羲一号”创下了“三个一”,分别是全球单体最大风渔融合网箱平台、全球抗台风能力最强网箱平台、全球首例风渔融合型深水网箱养殖与海洋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项目。
多项关键技术突破的背后,离不开学研深度融合。投运当天,还举行了广东省海洋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红海湾实验室)揭牌仪式。据了解,红海湾实验室由汕尾市与中广核联合共建,围绕海上风电先进设计建造技术、智能运维技术以及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在海洋能源技术领域打造高水平科研中试及产业孵化平台。
中广核(广东)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红海湾实验室将利用“伏羲一号”重点开展海上风电与海洋生态互作机制研究、渔业养殖可持续生态环境建设研究、渔业养殖关键作业装备研制、海上风电电解海水制氢技术研究、水下智能运维机器人实证等系列科研项目,持续打造新质生产力,为“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的高科技发展注入新活力。
据了解,“伏羲一号”投运后,预计年产优质海水鱼类约900吨,年产值达5400万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约200个。投产3年后,随着汕尾后湖风渔融合海洋牧场项目全面建成,汕尾将形成“海上风电+深海养殖+生态增益+休闲旅游”的风渔融合示范集群,陆上养殖基地和旅游配套设施也将同步完善,届时总养殖水体预计达到30万立方米,年产量跃升至4500吨,综合年产值约4.5亿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约800个。投产5年后,汕尾风渔融合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园区有望形成完整的海洋经济产业链,将有力推动周边相关配套产业发展,预计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超万个,将成为广东省乃至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向海图强
打造“百千万工程”新增长极
我市拥有2.39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455.2公里大陆海岸线,近900个海岛,海、淡水资源充沛,水质优良,气候适宜,辖区渔场水产资源丰富,鱼、虾、蟹、贝、藻品种齐全;拥有汕尾港、甲子港等10座渔港和3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这些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优势,赋予我市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专门提出“支持汕尾等市建设特色型现代海洋城市”。为全力推进海洋强市建设,我市牢牢抓住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这一关键,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走出一条具有汕尾特色的海洋牧场建设新路径,打造“百千万工程”新增长极。
事实上,我市早就高标准编制《汕尾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规划》,统筹海域、海岛、岸线、风场等资源,全面谋划建设海洋强市。目前,全市初步规划21片海洋牧场选址,面积约735平方公里;依托汕尾海洋资源禀赋及区位优势,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着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中央厨房”及“本硕博”高端产业链,计划到2027年,基本建成华南高品质深远海产品主产区,海水养殖产量达40万吨,产值达200亿元。
记者从9月3日召开的汕尾市中广核“伏羲一号”风渔融合网箱平台投运暨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发展媒体见面会上获悉,汕尾海洋资源禀赋优越,海洋生产总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达18%,比省高出近4个百分点。去年以来,我市新开工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7个,总投资额约16亿元。此外,已储备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9个,预计总投资约45.5亿元。
这一亮眼成绩的背后,是我市加快推动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以“蓝色引擎”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生动实践。
因海而兴、向海图强。汕尾的发展已深深烙上了海洋印记。我市将继续深耕“海洋牧场”,走好走实“海洋强市、融湾先行”之路,加快建设“海上粮仓”,奋力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示范区新名片。
汕尾日报记者 曾佳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