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华的省城三甲医院到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县级医院,从专注于肾内科的医学专家到肩负全院管理重任的医院管理者,徐安平的人生轨迹在海丰县这片红色热土上发生了重大转变。但他对医疗事业的执着追求、对患者的深切关怀从未改变。作为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党委书记、海丰县医共体总医院院长,他用实干和担当,为老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健康福祉,让省级优质医疗资源在基层落地生根。
徐安平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一线辛勤耕耘四十年,是肾脏病领域的资深专家,擅长各种原发性和继发性肾脏疾病诊治,特别是重症肾脏病的综合救治。他凭借精湛的医术和高度的责任心,救治了无数患者,2015年荣获首届“羊城好医生”和“岭南名医”称号。
在科研领域,他结合临床实践,针对免疫和炎症介导的肾脏损伤相关疾病开展深入研究,取得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成果,发表的系列论文多次被国内外同行引用。他还指导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后50余人,发表专业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十多项科研基金研究,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在担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肾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期间,他带领肾内科荣获国家重点学科、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等多项荣誉,2003年他荣立广东省抗击非典三等功、获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多次被授予中山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22年9月,受组织委派,徐安平担任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党委书记,同年12月又担任海丰县医共体总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面对身份的转变和全新的挑战,他毅然决然地投身到这片红色热土的医疗帮扶事业中。两年间,他带领彭湃纪念医院摆脱了业务量下滑和发展滞缓的困境,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医院门急诊量达到70余万人次,出院病人数增加56.59%,病床使用率从最低的43%提升到超85%,手术量增加46.95%,介入手术量增幅超200%,平均住院日降至7天以内,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下降27.50%,有效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重症医学科获批为省临床重点专科,医院获批设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五大中心”通过省级评审,医院整体运营呈现良好态势,综合服务能力大幅提升。
在徐安平的推动下,彭湃纪念医院不仅在业务上取得了显著进步,更在管理和服务上实现了质的飞跃。他充分发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与海丰县彭湃纪念医院紧密型医联体平台的作用,柔性引进55名高水平帮扶专家,填补医院多项技术空白。他重点推进“五大中心”建设,打造高效便捷的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创下多个汕尾医疗界的“第一”;他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推行“无假日”诊疗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他推进学科建设,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70余人,打造了一支445名高中级职称的本土人才团队,为医院长远发展提供人才保障。此外,他还积极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持续开展义诊和巡回医疗活动,逐步完善分级诊疗机制,以点带面提升全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取得初步成效。
“让老区人民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资源”这句承诺始终铭刻在徐安平的心中。如今,他依然在海丰这片红色热土上执着耕耘,为革命老区的医疗卫生事业倾尽全力。身披白衣,心怀热忱,从医数十载,他初心不改,用每一个行动践行着对人民健康的守护,坚守着那片理想信念的高地,永葆医者的使命与担当。
汕尾日报记者 陈晓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