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要闻 -- 今日关注
【打赢教育翻身仗】“云上汕美”赋能传统产业——汕尾职院以产教融合实践助推“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探索
  • 2025-07-13 09:05
  • 【字体:    

直播间里,高职学生熟练展示水晶彩宝的璀璨光泽,对每种宝石的特性功效娓娓道来;荔枝林间,“红灯笼姐妹”数字人组合与真人主播隔空互动,为本地特产吆喝带货……这不是商业团队的营销现场,而是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云上汕美”电商直播教学实践团队的日常场景。这支由创新型教师领衔的队伍,以“课堂搬进直播间,技能扎根产业链”的实践模式,正为汕尾“百千万工程”注入强劲职教动能。

教学革命:从三尺讲台到产业一线的破界探索

十年前教英语阅读的教师,如今带着学生研究直播间“人货场”匹配规律——汕尾职院经贸学院教师的转型故事,生动诠释着高职教育与时代同频的必然。“云上汕美”项目启动之初,经贸学院的负责人便带领教师团队深入11家本地特色企业,从源头工厂溯源学习到可塘水晶市场调研取经,从果园田间实地考察到产业链条全程跟踪。

三个月的沉浸式实践,催生出“从市场中来,到课堂中去”的教学改革成果——独特的“三阶成长”培养模式:先通过24场企业实训课,让师生掌握产品拍摄、抖音算法等基础技能;再组建主播、运营、短视频三个专项小组,在“彩宝直播间”“粉签厨房”等真实场景中实战演练;最终以“短视频矩阵+IP打造+全域营销”模式,助力汕尾特产走向全国。

“这里不是模拟教室,而是真刀真枪的电商战场。”据统计,“云上汕美”各账号已累计开展逾300场真实直播,学生在运营、主播、短视频营销岗位上锤炼本领,教师则以“企业导师+技术顾问”双重身份全程护航,见证着教学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多方联动:政企校行编织产业赋能网络

“政府给政策、学校育人才、企业出场景、行业定标准,四方联动让项目有了‘永动引擎’。”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的话语,点出了项目持续推进的机制密码。在“百千万工程”政策支持下,汕尾整合农业局、文旅局等部门资源,筛选出可塘彩宝、陆河灵芝等11家特色企业作为实践基地,形成“一企业一专班”的精准服务模式。

宝楼村的荔枝产业升级堪称典范。驻村第一书记与师生团队共同开发“红灯笼荔枝”IP,借助AI数字人分身技术打造“真人+虚拟”直播组合,不仅使荔枝单价提升30%,更带动周边采摘游客流增长200%。“过去村民守着果树发愁,现在直播间成了‘数字果园’,年轻人返乡做主播成了新时尚。”村支书望着满墙的直播数据,难掩心中喜悦。如今,这种“互联网+一村一品”模式已复制到我市20多个村镇,形成“培养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良性循环。

作为政企校协同的核心枢纽,“云上汕美·晶彩学堂”整合企业市场资源与学校智力优势有企业导师定期开设“彩宝文化营销”“直播话术设计”等实战课程,教师团队深入企业破解短视频创意、流量转化等技术难题。令人振奋的是,学生团队在晶彩学堂孵化的营销类短视频累计播放量突破10万次,彩宝主题直播间更创下13万元的单场营业额纪录。目前,“晶彩学堂”师生团队正携手合作企业,全力推进可塘特色产业品牌化,力争打造亮眼的“可塘名片”。

价值蜕变:从技能习得迈向价值创造

“看到自己策划的‘芭乐姐妹’IP为赤山村带来翻倍订单时,才真正读懂职业价值的内涵。”团队学生的真情实感,道出了实践育人的深层意义。在“晶彩学堂”“粉签姐妹”等特色IP打造过程中,学生们早已超越单纯的技能执行者角色,成为深度参与的品牌创造者——他们深入乡村挖掘产品故事,精心设计包装文案,甚至参与产品改良建议,完成了从“学习者”到“建设者”的漂亮转身。

这种蜕变的背后,是教师团队构建的“实战化评价体系”。不同于传统考试,学生成绩由直播间GMV、短视频完播率、客户复购率等12项市场指标构成。当直播数据不佳时,教师与企业导师会和学生一起复盘分析、破解难题。“在失败中学习,在实战中成长”的模式,让学生职业素养得到快速提升。

更可喜的是,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实现精准对接。通过产教融合实践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紧密对接岗位技能,学生提前积累工作经验、提升专业水平,成为适应当地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汕美”网红大学生的培育,持续推动人才链、专业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为我市乡村振兴打造出“数智化人才新引擎”。

站在“云上汕美”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上,汕尾职业技术学院正谋划更广阔的蓝图。据了解,按照规划,学校将依托“晶彩学堂”建设可塘彩色宝石产业学院,打造集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品牌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让汕尾彩宝凭借深厚文化底蕴、创新产品设计、响亮品牌效应走向世界。”这是师生们共同的期盼。

汕尾日报记者 张文滨 通讯员 杨瑾馨

【打赢教育翻身仗】“云上汕美”赋能传统产业——汕尾职院以产教融合实践助推“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探索 1,752,339,919,000 396ad9abbf9246d8a453a2e30e8ea878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