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要闻 -- 今日关注
跨越33年育种“马拉松”,凝结两代科研人员、果农心血,破解荔枝产业两大“痛点”——汕尾“红嵄荔”破茧成蝶
  • 2025-07-05 12:12
  • 【字体:    

夏日的汕尾,阳光炙热。记者来到城区鲤鱼尾保国荔业种植基地,跟随园主崔保国来到果园边沿,一探“红嵄荔”母树真面目。

“这就是‘红嵄荔’,等了26年才等到它开花结果。”崔保国的语气里透着自豪,并分享了这一棵“红嵄荔”母树漫长的生长故事。

崔保国和他的“红嵄荔”荔枝。 

受访者供图

偶然发现:一株“不开花”被遗弃角落的倔强母树

追溯“红嵄荔”的起源,要回到1991年。当年,崔保国在果园里定植了一批荔枝苗。到了1994年,所有的荔枝苗基本都开花结果了,但有两株果苗却始终不开花。这两株果苗其中的一株是“凤山红灯笼”,于1997年经技术环剥后开始挂果,但另一株由于种植在果园边沿,就被忽略了。

“果园里的其它荔枝年年丰收,它却像个‘懒汉’。”崔保国回忆道。2017年,他让工人为这棵果树嫁接到“凤山红灯笼”的时候,工人在枝头上看到了白色的花朵,但没有人在意。

2018615日,崔保国带着儿子在果园里进行园间管理时,他的儿子告诉他园边有一棵果树上面已经有几颗红彤彤成熟的果实,他远远看了一眼,以为是“糯米糍”,但尝试之后,崔保国发现它的果实色泽红艳、果形端正,口感远超“糯米糍”。自此,这棵经历26年不开花不结果后来命名为“红嵄荔”的“倔强”荔枝树终于迎来新际遇。

这棵荔枝果树的特殊现象,当时也引起了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科技人员的注意。经比对国家荔枝香蕉种质资源圃(广州)600多份资源,并经开展分子检测和DUS测试,最终确认这是一株自然变异的优良实生单株荔枝品种。

20244月,农业农村部正式授予“红嵄荔”植物新品种权证书。从种植到品种确认,这场跨越了33年的“马拉松”,凝聚了两代科研人员和果农的心血。

晚熟耐储:破解荔枝产业“痛点”

据了解,传统荔枝品种存在两大“痛点”:一是成熟期集中,易因短期市场饱和导致价格波动;二是不耐储运,影响销售范围。而“红嵄荔”的独特之处,恰好能破解这些难题。

“红嵄荔”的成熟期一般是7月上中旬,比“糯米糍”等荔枝品种要晚熟,可错峰上市。

崔保国向记者介绍,“红嵄荔”的果实中等大,平均单果重为29.35克,纵径36.39毫米,橫径38.3毫米,侧径34.71毫米,呈圆形,双肩隆起,缝合线明显,果皮颜色暗红,龟裂片类型平坦,果实裂片峰形状平或微隆,果顶形状浑圆,肉质细嫩、汁液多,甜度比“凤山红灯笼”还要高2度,焦核率100%、可食率83.27%。还具有“耐储、留树不退糖”的特性,采摘期可达10天以上,长途运输后仍能保持鲜度。

这一品种填补了荔枝在极晚熟期、耐储优质鲜食品种领域的空白,为荔枝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新选择。

“红嵄荔”的培育过程,是科技与传统农业深度融合的缩影。科研团队通过分子标记技术加速品种鉴定,结合嫁接扩繁技术,将母树的优良性状稳定遗传。目前,城区鲤鱼尾基地已嫁接“红嵄荔”果树200多棵,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即便在去年不利天气条件下仍保持丰产。

从一株被遗弃在角落的“懒汉树”,到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黄金果”,“红嵄荔”的诞生,既是科研人员与果农坚守的结晶,更是汕尾荔枝产业发展的生动缩影。

近日,“红嵄荔”以汕尾独有荔枝新品种的身份亮相深圳,作为汕尾特色荔枝的代表参加2025汕品融湾——汕尾特色荔枝深圳推介会,赢得广泛赞誉。

汕尾日报记者 林敏 陈剑虹

跨越33年育种“马拉松”,凝结两代科研人员、果农心血,破解荔枝产业两大“痛点”——汕尾“红嵄荔”破茧成蝶 1,751,659,947,000 403094934fba4278978edf278345696f 403094934fba4278978edf278345696f/images/9aec8d63be70441687065cad994b35cb.png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