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要闻 - 今日关注
【从文物看汕尾】汕尾遗存的卫所驻军移民之物证 明代李实母强孺人墓志碑的价值
  • 2025-11-23 10:34
  • 【字体:    


李实母强孺人墓志碑。

在汕尾市博物馆展厅的一隅竖立着一方石碑,该碑长约60厘米、宽约40厘米、厚约15厘米,由青石打制,碑文约500字,小楷直书阴刻,题为“先妣李门强孺人摭记”落款“明嘉靖十二年癸巳十二月二十九日丁酉次男守监察御史李实谨记”。该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陆丰碣石城北出土,是明嘉靖进士李实为其母撰写的墓志。就该墓志透露了什么历史信息,它为什么会如此重要,被展示在博物馆等问题,记者采访了市博物馆馆长练娟。

据李实在墓志中叙述,其嫡母强孺人生于明成化元年(1465年),卒于明嘉靖十年(1532年),李实父李璝,娶正室强氏,侧室邱氏,强氏生一子,邱氏生五子一女,李实是邱氏生的大儿子,是家中次男。李实在墓志中赞其嫡母强氏“赋性敦俭勤默,事舅姑甚至,兄弟友爱无私财私器,自仅足服食外思以及人,施棺者百余……”,充满深情地回忆寒窗苦读十四载期间嫡母对他的支持“其中经度之费朝不及夕,自一衣一味皆推以与实,抱哺之艰作成人之力,盖世情其难者”。这本是一篇普通的赞颂逝者功业美德的纪念性墓志文,但是李实在这方墓志中无意间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这个信息在墓志开头介绍强孺人家世来历一节:“先妣姓强氏,其先为常州无锡望族,洪武间来戎于碣石,父纲母王氏,成化元年乙酉年正月二十日孺人生”。这说明强氏的祖先是明洪武年间碣石设卫时从江浙一带随军驻防碣石的卫所军人,后来定居碣石并与当地世家望族李家通婚。

明洪武二十二年朝廷在汕尾沿海设碣石卫并甲子、海丰、捷胜、平海四所,驻兵额度是卫城5600人,所城1000人,总共近10000人,这些人由兵部统一调配,主要来自中原和江浙地带,由于明代实行屯田制,即七分守城,三分屯田,因此历年有部分屯田兵官就此定居移民。

从明洪武直到清代,都有因屯驻卫所而移民的记载,这在史志和族谱中都可见到,但是相关的物证就非常稀少,李实为其嫡母强孺人撰写的这方墓志碑就是难得的汕尾卫所驻军移民的物证,因此被陈列在博物馆。

汕尾日报记者 沈绿洋

【从文物看汕尾】汕尾遗存的卫所驻军移民之物证 明代李实母强孺人墓志碑的价值 1,763,836,490,000 22380b29f2b940679760788955d869c4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