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记者 许楚璇
通讯员 王振灏 刘梦琪
刘文慧 刘开景
碧海扬帆,电力护航。10月30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帆船赛事在汕尾红海湾圆满落幕。来自全国17支代表队的228名运动员在此逐浪竞技,而南方电网广东汕尾红海湾供电局以“零差错、零闪动”的优异成绩,为整个赛事构筑起坚强可靠的电力保障,圆满完成保供电任务。

汕尾红海湾供电局供图
坚强电网,构筑赛事用电“生命线”
汕尾红海湾供电局超前谋划、精准施策,总投资600余万元推进电网升级改造。
赛事前5个月,10千伏石鼓线、桂东线、海训线等关键线路工程相继投运,构建起结构完善、运行可靠的供电网络。其中,10千伏海训线创新采用“3-1”单环网结构,在赛事核心区首次实现“双电源”保障模式,将供电可靠性提升至99.99%,为赛事奠定了坚实的电力基础。

汕尾红海湾供电局供图
应急体系,锻造电力保障“突击队”
该局系统开展专项培训、设备检测与实战演练,全面提升应急处置能力。首次组织发电车保供电专项培训及技能竞赛,采用“理论 +实操”相结合的模式,强化人员快速响应与精准接入能力。
与此同时,完成对涉赛线路的两批次预防性试验,运用红外测温、局放检测等技术,累计检测线路25.6公里,全面排查潜在隐患。
在赛前实战演练中,模拟主供线路故障导致全场失压,投入4台发电车、1台不间断供电UPS电源车及30余名保供电人员,成功实现负荷快速恢复,有效验证了应急机制的高效性。

汕尾红海湾供电局供图
立体巡检,构建智能运维“安全网”
该局着力构建智能监控体系,在配网领域首次规模化部署70台高清智能摄像头,依托AI算法实现24小时智能巡检,形成从风险识别到现场处置的闭环管理。
该局运维团队还创新采用“立体巡检”模式,融合无人机巡飞、红外测温、局放检测等多种技术手段,赛事期间累计完成中压线路巡视1300多公里,并对赛事场馆内关键点位设备开展检查1130次,投入专业力量175人次,实现对重点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精准掌控。
党员带头,急难险重冲锋在前
在保供电一线,党员突击队的旗帜始终高高飘扬,挺立最关键的岗位,扎根最艰苦的区域。面对比赛场馆建成年代久远、低压线路错综复杂、图纸资料严重缺失等多重挑战,党员突击队主动请战、迎难而上,毅然扛起这项急难险重的供电保障任务,展开了一场与时间赛跑、与隐患较量的攻坚作战。
他们俯身于狭窄的开关房,借着手电光亮,对200余回低压馈线逐一编号、逐段核对;他们穿梭在场馆的各个角落,一寸寸排查线路走向,不放过任何一处隐蔽隐患。经过连续多日的昼夜奋战,整个场馆低压系统的线路脉络、负载特征与风险点位被全面厘清、精准掌握,为后续保供电工作筑牢了坚实基础。
“我们的任务,就是确保哪怕在极端情况下,赛场的光明绝不间断。”年轻党员刘耕存的话语铿锵有力,道出了全体党员的共同信念。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在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党员突击队以铁肩担当与专业行动,构筑起赛事保供电现场最坚实的“红色堡垒”。
全场景服务,彰显供电保障“暖实力”
针对赛事场馆、接待酒店、民宿集群、充电站等多元化用电场景,该局实施精细化服务策略。通过新增箱变等措施,有效解决民宿集群的用电瓶颈;加强充电设施的巡检维护,全力保障新能源车辆的充电需求;推进使用电磁厨房等电能替代技术,推动场馆100%绿电用电。保供电期间,52名保供电人员坚守岗位,以全天候值守诠释责任担当,用专业、贴心的服务护航赛事全程,赢得了各方的广泛赞誉。
汕尾红海湾供电局表示,将以此次保供电任务的圆满完成为新起点,认真总结经验,持续优化电网结构,不断提升供电服务水平,为红海湾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强的电力支撑。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