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要闻 - 今日关注
【人大代表就在身边】深耕“民生小事” 书写“履职答卷” ——记海丰县人大代表郑博文
  • 2025-11-25 10:00
  • 【字体:    

走进海丰县海城镇新园社区,平整的硬底化道路延伸至巷陌深处,老人们在小公园的绿荫下品茶闲聊,孩童们在平整的空地上嬉戏玩耍。这幅宜居宜业的社区画卷背后,凝聚着海丰县人大代表、新园社区党委副书记郑博文深耕基层的汗水与智慧。

路通民畅:

躬身实干铺就惠民连心路

“过去这一片是‘断头路’,一到下雨就会积水、泥泞不堪。”新园社区居民指着如今平坦整洁的道路回忆道。这条困扰居民多年的巷道,每逢雨季便积水成洼,给周边居民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郑博文在“咸茶会”上了解到这一“急难愁盼”问题后,立即深入现场调研。面对这个存在多年的积水顽疾,他没有丝毫懈怠,而是多次组织周边小区居民共同商议解决方案。

“办公室听不到真心话,巷弄里才能摸准真脉搏。”郑博文深信,解决问题的钥匙就在群众手中。他利用社区“咸茶会”这一接地气的平台,邀请受影响居民边喝茶边议事。

“我建议大家一起出力修路!”“能不能争取政府支持?”居民们你一言我一语,气氛热烈。郑博文细心聆听,不时在本子上记录。最终,在充分听取民意基础上,他牵头制定了解决方案,并多方联系协调资源。

由于雨水长期冲刷,巷道部分路基泥沙流失,路面出现严重凹陷,给居民日常出行带来安全隐患。郑博文立即联系施工队,紧锣密鼓地开展整修工作。施工期间,他头顶烈日,几乎天天“泡”在工地上,用脚步丈量每一处施工现场,仔细督促施工队严格按照方案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程。

道路整修竣工后,居民们走在焕然一新的路面上,纷纷点赞。一位居民激动地说:“现在这条路实现了硬底化,走起来平坦通畅,雨天也不再积水了。这条路更是我们邻里之间的‘连心路’,我们走在路上更加踏实、安心。”

绿美新园:

党建引领绘就生态宜居卷

清晨的阳光穿过林间,在鹰地山林区的小径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郑博文与巡林的队员穿行其中,仔细查看着每一片林木的生长情况。这样深入林区的一线调研,对他而言已是工作常态。

立足于新园社区的生态实际,郑博文紧扣生态振兴主线,将守护绿水青山视为人大代表的重要职责。他统筹驻镇扶村力量与“双报到双服务”资源,坚持带队深入社区各个防火卡点,在实地调研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创新构建起“党建红+生态绿”协同机制。

在他的积极推动下,鹰地山林区试点建立了“人大代表责任林”管护模式。这一创新举措联动辖区经济合作社共同参与生态种植,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保护新格局。

“我们要让守护绿水青山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这是郑博文时常强调的理念。他牵头组织青少年与志愿者开展“认养一棵树·守护一片绿”主题活动,通过现场科普生态知识等生动形式,将绿色的种子播撒在群众心间。

民心所向:

代表履职彰显温度与厚度

对郑博文而言,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需要用脚步去丈量、用行动去兑现的沉甸甸的责任。

在他的示范和引领下,新园社区逐渐形成了“向前一步、主动服务”的工作氛围,社区干部们也从等待问题上门,转变为主动发现需求、提前介入解决。

驻社区工作组组长张少毅对此深有感触:“郑代表教会我们‘三必访’——独居老人必访、矛盾家庭必访、困难群众必访。我们认真记录居民的每一个诉求,将‘吐槽点’转化为‘任务清单’,用实际行动回应群众期盼。”

在郑博文的推动下,一系列暖心服务在社区落地生根:针对老年人养老资格认证难的问题,他们提供上门验证服务;面对孩子寒暑假无人看管的困境,他们开办社区公益课堂;遇到邻里纠纷时,他们通过“拉家常”方式促膝长谈,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这些务实举措,让“小事不出社区、矛盾就地化解”的工作目标真正落地结果,守护邻里温情。

这些点滴细节,织就的是一张有温度的社区服务网,丈量的是郑博文作为人大代表履职的初心与厚度。他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一次次走访、一件件实事的落实,让“人大代表”四个字在群众心中有了实实在在的分量。

展望未来,郑博文表示,将始终牢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聚焦教育、交通、医疗、养老、环境治理等民生关切,积极建言献策,推动完善基础设施,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以实实在在的履职成效回应群众期盼,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每一位社区居民,用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人大代表的担当作为。

汕尾日报记者  陈晓铭

【人大代表就在身边】深耕“民生小事” 书写“履职答卷” ——记海丰县人大代表郑博文 1,764,007,221,000 8ed76cfb367f4436b5094c7e1fe46a95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