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陆河县上护镇护南村坚持以党建引领赋能基层治理,紧扣群众需求,通过阵地焕新、机制创新、活动出新的“三新”举措,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为为群众提供更多便利的“服务中心、邻里中心、活动中心”,实现服务能级跃升、基层治理提效、党群关系升温。

护南村持续优化公共环境,完善配套设施,为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图为该村篮球场。
走近护南村党群服务中心,但见门口宽敞整洁的篮球场上,一群少年挥洒汗水竞技,脸上不时露出欢快的笑容;旁边的小公园绿树环抱、绿草如茵,硬底化小道纵横其间,三五群众悠闲散步……如今的村党群服务中心,成为了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护南村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丰富村民文化生活。
近年来,护南村以“布局优化、服务便民、功能集成”为目标,推动党群服务中心从“物理空间”向“功能阵地”转型。
该村完善便民服务设施,设置“一站式”窗口,配备粤智助一体机、建行“裕农通”取款机、休憩长椅、自助饮水机、便携药箱、共享雨伞等,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切实提升办事便利度。同时,优化阵地空间布局,按照“办公面积最小化、服务面积最大化”的原则,以“一室多用”打造党群议事厅、书画室、文体活动室、儿童之家等特色功能室,充分满足群众生活、文化、议事、学习等方面的多元化需求。此外,盘活室外活动空间,结合村民生活需求,建设公共草坪、儿童沙池、象棋围棋桌椅、篮球场、羽毛球场等文体休闲设施,整治美化中心周边环境,推动党群服务阵地亲民化提升,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群众茶余饭后休闲娱乐的首选地。
在护南村党群服务中心,绘图精美的护南村手绘导览图映入眼帘,包装美观的“护南香米”等特色农产品整齐陈列……这是该村为宣传本土农产品专门设置的展示区。

护南村引进制衣厂,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图为该村制衣厂工人在生产。
护南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构建“党建引领、全民参与”的服务体系。
该村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兵支书”的带头作用,召集辖区退役军人成立“老兵帮帮团”,结合“入户联心”活动开展邻里矛盾纠纷调解,承接帮办代办、政策宣讲、安全巡逻等服务。截至目前,解决民生诉求40项,以特色服务推动睦邻和谐。同时,推行基层治理“积分制”,以积分兑换推动全民参与,在人口集中的自然村设置积分超市,通过积分兑换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全民大扫除”“绿美庭院”创建等活动,形成邻里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此外,以产业富民推动共治共建,深入实施“产业富民”工程,盘活闲置资源引进制衣厂,帮助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成立农业托管服务队,为群众提供免费犁地、收割、发放谷种、农产品销售等服务,既增加村民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又实现“以产促治”的良性循环。
护南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图书室里,一列列崭新的书架摆放着文学名著、童话故事、科普知识等书籍。此刻,一场读书活动正在进行,工作人员循循善诱,孩子们手捧心仪的图书认真阅读,分享感想时的精彩发言赢得阵阵掌声……这是该村党群服务中心日常活动的一个生动缩影。
护南村坚持以活动为载体,深入实施“文化润心”工程,围绕群众需求与兴趣爱好,策划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特色活动。
该村通过资源整合丰富活动形式,联合市生态环境局陆河分局、镇卫生院、驻镇帮扶工作队等共建资源,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环境保护知识科普及法律知识宣讲、健康义诊、助残助老、裁缝制衣就业技能培训等服务,将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为公益服务与技能提升的窗口和桥梁。同时,通过阵地共建增加活动载体,采取场地置换、资源共享的方式开展活动,与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社工站等联合开展“四点半课堂”、儿童阅读活动、篮球比赛等,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活动20场次,累计服务群众6000余人次,让党群服务中心成为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温馨家园”。此外,积极对接大学生团队延伸活动主体,通过与广东医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三下乡团队对接,近期计划开展电商直播活动,助力护南香米、油柑茶、油柑果脯等农特产品销售;积极引进大学生美术团队为党群服务中心绘制墙绘,打造特色彩绘连廊,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活水”。
“村党群服务中心以民为本,真正做到微笑服务、高效办事,拉近了党群之间的距离!”村民罗大叔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据了解,该村下一步将持续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内容,通过建强阵地、优化服务,实现聚人气、暖民心的目标,推动党群服务中心持续提档升级,建设有温度、有品质的基层服务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