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县域 - 陆河县
托起山区教育希望 书写县域发展新篇 ——陆河县以高校托管为核心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侧记
  • 2025-09-25 14:51
  • 【字体:    

2025年,陆河县中考、高考成绩实现历史性跨越,高考本科上线率较上年提升7.84个百分点;中考优秀率、优良率两项指标均在全市三县(市)一区中排名第一。这组亮眼数据,正是陆河县以高校托管为核心,破解县域教育发展难题、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印证。

近年来,陆河县主动把握“双百行动”重大机遇,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深度开展校地合作,创新实施“高校引流、政府保障、机制创新、特色发展”的县中振兴模式,通过托管办学将优质教育资源精准注入县域,逐步构建起“教育集团化、管理专业化、教学智慧化、师资梯度化”的现代教育生态,为山区教育发展破局赋能,让越来越多山区孩子得以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陆河县职业技术学校师生团队荣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争夺赛银奖。

高校托管破题

搭建优质资源下沉新路径

针对县域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教学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陆河县实施“高校托管、政府保障”双轮驱动模式,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共同组建全省首个全学段整县域优质教育集团——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陆河教育集团,全面托管河田中学、未来学校等5所学校,构建资源整合新路径。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充分发挥高校人才与教学优势,推动优质资源“带土移植”:一方面选派党委书记、校长入驻集团成员学校,全面统筹党建、教育教学及行政管理工作;另一方面派出骨干教师与学科专家长期驻校带教,建立学科基地,将高校先进教育理念、管理经验与县域教学实际无缝衔接。在以点带面的辐射效应下,近2万名陆河学子无需远赴他乡,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湾区优质教育资源,县域办学质量显著提升。

机制创新赋能

构建高效教育治理新体系

为破解教育治理机制不完善、教师激励机制不足等问题,陆河县建立“高校引领、地方支持、学校主体”协同机制,凝聚多方力量形成教育发展合力。

县委、县政府强化政策支撑与资金保障,同步推进学校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县属国企承接安保、食宿等后勤服务,实现专业化运营,构建起“管办评分离”的现代教育治理结构。在教育集团内部,教学质量监测中心、家校协同委员会、安全应急指挥部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四大核心机制同步运行,对教学质量进行动态追踪与精细化管理,为因材施教提供制度保障。与此同时,陆河县深化“县管校聘”改革,打破教师流动壁垒,推动优质师资在全县范围内合理调配;通过绩效工资动态分配、班主任量化评价等制度创新,打破“干好干坏一个样”的固化局面,实现“优教优酬、多劳多得”,教师工作积极性显著提升。

教学变革引领

培育精准适配智慧教育新生态

面对教学方式传统、资源适配性不强等痛点问题,陆河县依托高校学科优势,以教学变革为抓手,打造贴合县域学生需求的智慧教育生态。

该县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共建全学段学科基地,广泛推行项目式学习(PBL)与跨学科融合教学,打造“AI”智慧学习空间,通过“每日研学单”为学生推送个性化学习内容,让教学精准对接每一个孩子需求。在课程体系建设上,创新构建“国家课程本地化、活动课程个性化、特色课程多元化”体系,全面实行“走课制”,实现教师开发课程与学生自选课程“两个百分百”,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尤其注重本土文化融入,将陆河红色文化、客家非遗资源深度融入课程开发,开设红色教育、客家擂茶、木偶戏等特色课程,让本土传统文化在校园中“活”起来,营造浓厚的文化育人氛围。

师资梯度培养

锻造专业过硬教育新引擎

针对教师专业成长通道狭窄、梯队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陆河县通过“全县调剂公开招聘”组建专业化师资团队,形成“校长骨干教师新锐教师”的教学队伍格局,持续优化师资结构。

依托深圳坪山横向帮扶机制,陆河县柔性引进珠三角地区名师20名,充分发挥名师“传帮带”作用。在此基础上,实施“三鹰计划”,将教师划分为“雏鹰(新教师)、名鹰(骨干教师)、头鹰(名师)”三个梯队,系统开展“跟岗学习课题研究示范带教”培养活动,累计培训教师超2000人次,逐步形成“头鹰引领、名鹰攻坚、雏鹰成长”的良性发展生态,有效破解县域教育“人才留不住、经验传不开”的困境。2024年,全县教师共获奖80项,较上年增长60%;发表论文数量翻番,立项课题从20项增至35项,教师专业发展氛围日益浓厚。

特色发展驱动

铺就五育融合育人新路径

为解决育人方式单一、学生综合素养不足等问题,陆河县坚持“五育并举”,重点打造科技、红色两大办学特色,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在科技教育领域,成立“数、理、化、生、信”五大学科竞赛辅导团队,推行“英才计划”,通过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助力学生在省级科技创新大赛、科普讲解大赛中多次斩获佳绩。在红色教育领域,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将红色基因全面融入教育教学,定期组织学生前往华师、广工、黄埔军校等地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感悟本土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同时,持续开展“校园八节”与各类社团活动,为学生发展特长、增强自信提供广阔舞台;结合学生个性需求,实施“目标管理分类评价长效激励”机制,推动“优生更优、特长生更强”,让五育融合的育人路径越走越宽。

汕尾日报记者 彭伟栋 /

托起山区教育希望 书写县域发展新篇 ——陆河县以高校托管为核心驱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侧记 1,758,754,305,000 17e61a0a00ef4cdc966532b3f5888ff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