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饮用水源地就是守护子孙后代的未来,人大监督必须长效发力、久久为功。”15年来,陆河县人大常委会以“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优质水”为目标,携手各级人大代表持续深耕水源保护监督领域,用久久为功的坚持书写了生态守护的生动篇章,在筑牢了群众饮水安全防线的同时,推动生态“好水”转化为发展“活水”,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十五年深耕守护“生命之源”
从2011年至今,陆河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将饮用水水源保护监督工作列入监督计划和重点工作计划中,不断巩固和提升饮用水源保护成果。
自2011年起,陆河县人大常委会便将饮用水水源保护监督工作纳入年度监督计划和重点工作清单,以制度刚性保障监督实效,持续巩固提升水源保护成果。15年间,县人大常委会始终牵头抓总,组织各级人大代表深入全县1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用脚步丈量民生,用监督破解难题。
南万镇南告水库作为承担十几万居民饮水安全重任的核心水源地,更是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该县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组织代表赴水库开展视察,实地走访周边居民,详细排查生态环境状况、水质监测数据及生产生活对水源的潜在影响,针对性提出整改建议与工作举措。2025年7月,结合省市县人大“察民情惠民生助力百千万·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该县人大常委会再次组织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开展饮用水源专题视察,并在县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专题听取审议《县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关于陆河县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情况的视察报告》,以闭环监督全面筑牢水源安全屏障。
十五年持续发力终见实效。今年上半年,该县12个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质优良率达100%,其中南告水库水质常年稳定在国家Ⅱ类饮用水水源标准,各项指标均符合饮用要求。“现在拧开水龙头,水清亮又甘甜,喝着特别放心,多亏了人大和政府的坚持!”居民的朴实夸赞,成为水源保护成效最直接的注脚。家住水源地附近的陈大伯更是见证了全过程:“以前水库边偶尔能看到垃圾,水色也浑。这几年人大代表常来巡查,村里监管也严了,水干净得很,孙子回来总说家里的水比瓶装水还好喝,临走还要装几桶带走。”
水源清洁带来生态蝶变,青山绿水间的生机与活力愈发浓郁。更令人欣喜的是,群众从“受益者”转变为“参与者”,越来越多人自发加入水源保护宣传与监督队伍,形成了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生态好水”浇开“发展之花”
优质水源不仅是民生保障的基石,更成为陆河县经济发展的“绿色引擎”。如今,该县12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地表水国考、省考断面水质均值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良好的水质不仅保障了居民的饮水安全,更为该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机遇。
依托优质的水资源,陆河县积极发展本地矿泉水产业,采用先进的设备与工艺,将天然水源转化为口感清冽、富含多种矿物质的优质产品。随着品牌知名度的不断提升,本地矿泉水不仅畅销本地市场,更成功销往周边地区。产业发展带动了产业链的协同升级,从水瓶生产、包装,到物流运输、市场销售,各个环节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了当地居民增收,同时为地方带来稳定税收,真正实现生态“好水”向经济“活水”的转化,构建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履职没有终点。该县人大常委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更扎实的监督、更有力的举措护航水源安全,为建设美丽宜居陆河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用实际行动助力“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让群众的“放心水”越喝越甜。
汕尾日报记者 彭伟栋
通讯员 叶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