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栏目 - 理论与实践
【理论与实践】党建“网格化”赋能 助推汕尾“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 2025-08-25 11:12
  • 【字体:    

○布晓青

党建“网格化”是指将党建工作与基层社会治理网格相结合,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百千万工程”是一项旨在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目标的重大工程。党建“网格化”可以通过4种方式助推汕尾“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一、强化组织引领,凝聚各方力量

构建严密组织体系。在农村、社区等基层网格中,党组织是汕尾“百千万工程”实施的核心力量。通过建立党建网格,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将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村组、到户、到人,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组织网络,确保党的工作全覆盖,为汕尾“百千万工程”实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党员作为网格中的骨干力量,带头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各项工作,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形成党员带群众、先进带后进的良好局面。在汕尾“百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党员可以带领群众学习新技术、新理念。如在农村电商网格中,党员可学习电商运营知识,再组织培训、分享经验等方式,带动周边群众开展农产品电商销售,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汕尾“百千万工程”。

整合社会资源。党建“网格化”能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在汕尾“百千万工程”中,以党建为引领,推动机关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与农村网络结对共建,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二、促进精细化管理,提升治理效能

精准掌握社情民意。网格员扎根基层,熟悉本网格内的人口、资源、环境、诉求等情况,能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反馈群众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使各项政策和服务更贴近群众实际需求,避免决策的盲目性和片面性。

高效解决问题矛盾。遵循“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原则,网格员在日常巡查中发现问题和矛盾纠纷,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或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将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避免矛盾的激化和扩大,维护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

推动工作落实落细。党建网格将汕尾“百千万工程”的各项任务细化分解到每个网格,明确责任人和工作目标,通过建立网格责任制、任务清单等制度,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避免工作落实中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三、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增强群众主体意识。通过组织群众参与网格内事务管理和决策,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听取群众意见,调动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群众从“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让群众成为汕尾“百千万工程”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如可依托镇-村-组-户四级党建网格,推行人居环境整治“积分+管护”模式,提高群众常态化参与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的主人翁意识。

促进多方协同共治。党建“网格化”打破了部门之间的条块分割,促进了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群众等多元主体的协同合作,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新格局。在汕尾“百千万工程”中,各方力量在网格内分工协作,共同参与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实现了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

提升群众满意度。随着党建“网格化”在汕尾“百千万工程”中的深入实施,农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增强了群众对党委政府的认同感和信任感,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参与村建设和治理的热情,形成良性循环。

四、助力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精准服务产业需求。网格员可及时了解农村产业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并协调相关部门提供政策支持、技术指导、资金帮扶等精准服务,帮助解决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推动乡村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加强产业项目监管。对汕尾“百千万工程”中的各类产业项目,通过党建网格进行全程跟踪监管,确保项目实施的规范性和透明度,保障项目的质量和效益,防止出现违规操作、资金浪费等问题,为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党建网格可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优势,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生态等产业的有机结合,拓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增加农民收入。

总之,党建“网格化”可以通过优化其网格架构、强化联动协同、创新服务模式,将党组织优势转化为助推汕尾“百千万工程”的效能,实现资源下沉、问题闭环、服务升级,为汕尾“百千万工程”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作者单位:中共汕尾市委党校)

【理论与实践】党建“网格化”赋能 助推汕尾“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 1,756,062,767,000 4a31bfbb6e7a450e87f34ef6d1d85e41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