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近日,央视高频大篇幅播报汕尾近年来奋进高质量发展的矫健身姿、蓬勃“长势”,全方位检阅高质量发展的“汕尾所能”,不仅点赞汕尾高质量发展进行时的“有为”“善为”实践,更明晰预示了汕尾未来发展当为、可为、能为的广阔空间。高质量发展调研之行聚焦日臻善美的汕尾大地,各方瞩目的捷报中,为我们鼓足了干劲、增强了信心、提振了士气。
圈点汕尾好故事,验收发展成绩单。这次,透过央视之眼掠美“奋进之能”,见微知著,让汕尾在海洋经济崛起、营商环境提升、融湾发展、乡村振兴、文旅晋级等诸多方面的蓬勃生机、升腾气象,齐聚公众眼球。“借梯登高”、借势发力,增速领跑、增能提质,从深圳单向帮扶到深汕两地趋步“双向奔赴”,从“深圳所能、汕尾所需”解扣“深圳所需、汕尾所能”,局面渐在转换,变化悄然进行,成长势如春笋。
高质量发展,于当下及长远,皆为大者;高质量发展有“所需”,比如对于初心使命的要求和对于理论知识储备、实践推动能力的要求,亦为大者。央视聚焦汕尾,揭示了“高质量发展所需,我之所能”的“汕尾答卷”。鲜活的事实启示我们:科学的思想理论和高效的行动范式勃发强大力量,这种发展推进逻辑和实践导向,使我们收获佳绩,同时预示着汕尾的发展将持续处于蓄势腾飞、快速崛起的“可期”。要牢记在心的是,必须一如既往、一以贯之坚定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汕尾实践,始终坚持实干为先、善作善成。这是最基本的政治忠诚,也是高质量发展最起码、至关键的“能力所需”。
高质量发展的“所需”之中,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统筹思谋的能力、吸聚整合高水平要素资源的能力和执行落实推进的能力,与整个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业“所需”一样,是可谓成败系之的“大之大者”。“所能”,首要在干部“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着力解决“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的问题,指出:“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职责使命,领导干部必须全面增强各方面本领,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 在央视本次瞩目汕尾前夕,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作出了“1310”具体部署,号召各地摒弃守的心态、振奋创的精神,勇闯敢干,细化实化施工图、任务书,突出重点、久久为功,一锤一锤接着敲、一件一件钉实钉牢。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干事成事,关键在人。省委书记黄坤明日前为党员领导干部讲授主题教育专题党课时强调:“要在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中提升思维能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风险中提升实践能力,真正把看家本领、兴党本领、强国本领学到手。”高质量发展的美好蓝图,需要呼唤成千上万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精准、注重实效、开拓创新的高能力“变现推手”“实干能手”。
对标对表省委全会的部署要求,市委迅速贯彻落实,精准提出要持续在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质量落实“百千万工程”、推进海洋强市建设、抓好民生社会事业等方面下功夫、见实效,再造体制机制、发展空间、发展活力新优势,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突破,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汕尾实践中持续迈出坚实步伐。落实市委工作要求,需要广大干部坚持不懈加强能力提升,切实增强干事创业敢当善为的硬核本领。从近期到深圳精选高素质专业人才来汕担任科技局长、到成立博士考察团的诸多举措,见证了汕尾在提振干部“正能”方面的用心用情用力。前些日子,举办全市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专题培训班,主要着眼于基层领导干部抓高质量发展能力本领的再锤炼再提升。开班仪式上,市委书记逯峰指出,要在高质量发展的“大赛场”上展示新气象、实现新作为,首先应当具备适应新时代新征程的能力素质。他对参加培训的县区、镇街党政主要领导、重点村党组织书记发出的五个“扪心自问”,鞭策大家务必上心见行,努力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更早前,在市委关于争做“心中有账、肩上有责、手里有招、脚下有风”“四有”干部的倡导和主题党日活动中,对于“高质量发展所需——我之所能”的相关要求,大家也已是了然在心。
漫漫征途路,过往事功皆铺垫;未成接茬干,能力锻造无竟时。要时时保持清醒,主动对照高质量发展“所需”,检索自身能力本领的短板;要有“我的能力适应吗?”的扪心拷问,更要有日新日强以消弭短板的决心和行动。能力提升、本领淬炼,也要像做“店小二”一样,以谦恭姿态,踏踏实实改造我们的学习。新的“赶考”路上,我市要面对的难题很多,横比纵比中,不少差距还在眼前,续交满意答卷,犹须刻不等闲,尤待人人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