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走在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战略全局赋予广东的使命任务,是新时代新征程广东工作的总目标,是对广东一以贯之的深切勉励、殷切期望和谆谆嘱咐。围绕实现这一使命任务,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1310”具体部署,郑重宣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东实践的坚定信心与决心,引领我省广大干部群众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走在前列,当好示范。在全省“走在前列”这一时代大合唱中,汕尾作为经济基础相对薄弱的欠发达地区,更要自强不息,守正创新,奋起直追,在继往开来中再闯新路,在苦干实干中再创新业,在攻坚克难中再开新局,奋力“走在前列”!
奋力走在前列,这是汕尾的政治担当,体现的是汕尾的勇气。对汕尾来说,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并不是惭愧的事,关键是要“知弱而后勇”,从薄弱中崛起,从崛起中急追,从急追中超越。这些年来,汕尾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高度的政治担当,在服务大局中坚守政治方向,在聚焦经济发展中把握职责定位,在稳中求进中积极担当作为,为汕尾新时代新征程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聚力赋能,创新创优,真抓实干,才能取得累累成就:2020年、2021年,汕尾GDP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省第一、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2022年经济总量跃进全省第17位,实现“砍尾”;今年一季度汕尾GDP同比增长7.0%,增速持续领跑全省。如今,汕尾要奋力“走在前列”,既要依靠珠三角特别是深圳对口帮扶,也要与粤北、粤东、粤西这些地区联动发展,但更重要的是,汕尾要以高度的政治站位、强烈的担当意识,要以革命老区“勇立潮头”的坚毅品质和“敢为人先”的勇敢气概,找准自身定位,客观承认不足、正视差距,增强“走在前列”的紧迫感与责任感,对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部署要求,以强烈的追赶意识、奋斗姿态、行动自觉,主动去闯、主动去创、主动去干,实现更多领域的争先进位、并跑领跑,以一域之光为全省大局添彩,彰显“功成必定有我”的政治担当。
奋力走在前列,这是汕尾的历史职责,体现的是汕尾的硬气。靠海而居的海陆丰人民,历来就有大海般的豪迈、激情和与生俱来的硬气。这种敢拼敢干、先行先试、勇往直前的精神,一直涌动在每个人的血脉里。这块红色土地上成立的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正印记着汕尾在中国革命史上“走在前列”的伟大壮举。如今,谋发展,是历史与时代赋予的重任,是所有欠发达地区共同的奋斗主题。汕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走在前列,那是汕尾自身所应负的历史职责,是汕尾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全市360万人民群众发自内心的期盼与渴望,它将化为推动汕尾各项事业发展与各项工作开展的坐标与轴心。因此,汕尾必须要担起职责,把握规律,确立标高,强化统筹,合力攻坚,以结果为导向,激活改革、开放、创新“三大动力”,致力在“十大新突破”下功夫;要撸起袖子加油干,更要甩开臂膀大胆干,攻坚克难、久久为功,用热火朝天的奋斗实践、踏地有声的“前行”英姿,形成奋勇争先、实干笃行的良好氛围,努力把省委“1310”具体部署要求落到实处,展现出“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硬气。
奋力走在前列,这是汕尾的现实使命,体现的是汕尾的底气。在新征程中,特别是在全省奋力“走在前列”的热潮中,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亦退。“走在前列”,使命在心,汕尾就必须主动作为,先人一步;就必须只争朝夕、时不我待;就必须创新不断、奋斗不辍。正是这种现实使命,全市干部群众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使汕尾近些年来亮点频频、出奇出彩。基层治理走在全省前列,打造出“汕尾样板”;贯彻实施“百千万工程”在全省率先启动,绿美生态建设的决定又在全省率先出台;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优化营商环境、做大做强汕尾文旅产业、汕尾康养之城建设、打造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牧场等系列“组合拳”相继打出,精准有力。这就是汕尾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过程中,以“勤能补拙”的姿态、以“舍我其谁”的自信,用自己的奋斗与拼搏,走在全省的前列。这就是汕尾如今推进高质量发展、力争“走在前列”的浓厚底气。凭着这份难得的“底气”,加上享有国家、省关于革命老区振兴政策、省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政策、珠三角产业共建等一系列政策红利,尤其是有深圳十多年深情厚意的帮扶支持,再叠加今年9月底将开通运营的广汕铁路等诸多利好,汕尾的后发优势将日渐凸显,持续发力将涌动着澎湃不竭的动能,这也无疑为汕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按下“快进键”。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回眸汕尾的过去,纵观汕尾的现在,再放眼汕尾的未来,在时间的横向坐标上,“走在前列”,是汕尾的奋斗状态;在空间的纵向轴杆上,“走在前列”,是“赶考”的姿态。我们一定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不折不扣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精神抖擞地努力“走在前列”,奋力开创汕尾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贡献汕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