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树茂
炸豆干,是女儿最喜欢的甲子小吃。
豆干和韭菜似是天生绝配。不知是谁发明了炸豆干这一美食,让人吃后流连忘返。初春时节,韭菜幼嫩,炸豆干就会应季而出。炸豆干,需先剖开三角豆干,塞满韭菜馅,糊好开口,放下油锅炸,流程看似简单,其实全是技术活。馅包不满,就不够味,塞得太满,会爆裂开。炸豆干的阿婆手法娴熟,全程行如流水,立等可取。当场站着吃,味道是最佳的,沾一点不太辣的辣椒酱,那就更加完美了。
有一回,女儿跟我回老家陆丰市甲子,一起去买炸豆干时,现场吃过就爱上它了。小学时,她还写了题目《我最爱的家乡美食——炸豆干》的作文,得到老师的表扬。女儿从小在广州长大,在老家没有玩伴,对家乡没多大印象,唯有炸豆干念念不忘。我们从小在甲子长大的,一说起美食就会流口水,乡愁两字已刻在味蕾里了。
有时节假日,我们想回老家逛逛,女儿会不太愿意。我们一说起炸豆干,她立即来精神了,兴奋说,赶紧收拾东西,立即开车回去。每次,我听完都会哈哈大笑。老家就剩下一点点美食,才有吸引力了。笑完之后,我往往都会陷入深思。
近几年,忽然美食对女儿已经没有多大吸引了。节假日经常堵车,有时回去要七八个小时路途,来回路上两天时间,堵车长龙常常让我们望而生怯。偶尔在外面潮汕餐厅遇到炸豆干,不是小时候的味道,常会失望而归。
一次,母亲摔倒住院,我赶回老家,小住几天,每天都会去寻找美食和父母分享,中午路过炸豆干摊,都会买回家尝尝。看到炸豆干阿婆熟练的手法,心里也萌生了自己试炸豆干的想法。
自己炸豆干的想法,一直延续到女儿上初中。一天周日,我去菜市场看到有豆干,一时冲动买了豆干和韭菜,回家开始了庞大的工程。有些东西看似简单,其实一点都不易,炸豆干就是其中一种。光准备材料就花了我大半小时,脑海中想起阿婆的手法,自己试包一块三角豆干,放进热油,没几秒就爆开了。怎么回事?韭菜馅太多了,改进一下,再来一次。失败是成功之母,坚持,继续,心里默默打气。
女儿看到我在炸豆腐,用怀疑的语气问,爸爸,你会不会炸豆干啊?
我自信说,别忘了,你爸可是大厨,这点东西难不倒我,你就等着吃香喷喷的炸豆干吧。
我鼓起勇气,再包第二个,不要太多韭菜馅,糊好开口,放下去热油炸,成了。捞起第二个豆干,我就知道又失败了,这次馅太少,沥干油后,豆干恢复了苗条身材,不是想象中的炸豆干。不行,不能放弃,再坚持。总结之前两次的经验,我选择了适合的韭菜馅,糊密实开口,调小一点火,慢慢加大油温,看到豆干慢慢变丰满,开口没有裂开,内心忍不住兴奋,大声喊了一声,成功了,成功了。
女儿跑进厨房,看着炸好的豆干,露出勉强的表情,安慰说,有点样子了。
我鼓励她说,你先试试,看看还有没改进可能?
女儿试了一口,笑说,有点甲子的味道,但是皮有点硬了。
我硬着头皮把全部豆干都炸完,却满头大汗,忍不住感叹“铜钱出苦坑”啊,还得专业的人干专业的活。回想起炸豆干阿婆熟练的手法,忍不住充满敬意。
这次不成功的炸豆干经历让我记忆深刻。一次,我跟朋友聊起炸豆干,我提到自己也炸了一次。朋友惊讶看着我说,你是我见过第一个有勇气在家自己炸豆干的人!
我无奈说出了失败的经过,表达了还有下次再试的想法。
朋友笑说,你不知道吗,用来炸的豆干是专门订制的,皮薄且耐炸,还有糊开口的是番薯粉,炸了不会太硬。
我摇摇头说,难怪没成功,材料一开始都没选对,我还是老老实实回甲子,再去买现炸的吧。炸豆干,就这样成为我唯一一次失败的美食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