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品清湖
鸟语花香醉乡村
  • 2025-04-19 10:37
  • 【字体:    

○刘祖建

一冬的北风,一冬的冰雪,一冬的寒冷,一冬的沉闷。终于有一天,一夜春风春雨,吹走了沉闷,驱走了寒冷,带来了明媚的阳光,带来了和煦的春风,带来了鸟儿的欢唱。于是,小草开始萌芽,枝头开始绽绿,人们终于发现:春天来了,春天真的来了!

有的人站在自家的院坝,双手伸向蓝天,深深呼吸了几口清馨的空气,自言自语地说:开春了,开春了!有的人看着枝头上孕育的嫩芽,惊叹道:哎呀,昨天都没有看到枝头上有嫩芽,一夜之间就长出了那么多嫩芽!站在枝头上的鸟儿也比冬天精神多了,欢快多了,叽叽喳喳地鸣个不停; 小脑袋转来转去,眼睛不停地东张西望。在春风的吹拂下,在雨露的滋润下,在阳光的温暖下,小草一天天拔节长高,叶子越长越茂盛;枝头上的绿叶迅猛成长,新枝不断增多。雨露滋润的时间长了,阳光温暖的时间多了,鸟儿欢叫的频率高了,乡场周围村寨的李树、桃树、梨树、樱桃树上便长出了许多觧嫩的花蕾。

从儿时至今,我都喜欢去乡村,特别是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季节。乡村,总是对我充满了诱惑。春天,微微的春风吹来的时候,空气中还有几分凉意,但人们并不感到寒冷,反而觉得有一缕缕的暖流在涌动。乡村,云雾缭绕,村舍井然,鸟儿鸣唱,鸡犬相闻,百花绽放,空中飘香。走进村寨,仿佛走进人间仙境,世外桃源。那空气中的花香,令人陶醉;那动听的鸟鸣,使人温馨。看着那枝繁叶茂,桃红李白,村人忙碌,进出有序,不禁令人感叹:好一派田园风光啊!

有的村民赶着水牛,扛着铧口,踏着青草,沾着雨露,迎着朝阳,沐浴春风,吸着清馨的空气,嗅着扑鼻的花香,听着动听的鸟鸣,沉着而坚定地行走在阡陌纵横的田坎上,不一会儿便到了波光粼粼的水田。村民挽起袖子,捲起裤脚,站在水温还有点冰凉的水田里,把牛轭(犁田耕地时套在牛脖子上的一种农具。)稳稳地架在水牛的脖子上,左手牵着拴在牛鼻子上的缰绳,顺手还捏着一根小竹枝,右手则牢牢地抓住铧口的把手。他开始犁田了。口里不断发出“哧哧哧”的声音,声音时大时小,倠促水牛不停地前行。要是水牛不听话,他便迅速将左手捏着的那根小竹枝转到右手,猛地在水牛的屁股上抽几下。水牛的屁股一疼,便会加快速度前行。

不一会儿,两只八哥先后飞到水牛背上。它们站在牛背上,摇晃着小脑袋,东看看,西瞧瞧,仿佛在排查周围的危险因素。当它们确信周围没有危险了,便跳动着双脚,在牛背上寻找小虫吃。牛背上也没有过多可供它们吃的食物,它们便悠闲地在牛背上跳来跳去,享受着属于自己的那份闲情逸致。

铧口犁出的水沟里,水“哗啦啦”地响着。一些鸟儿便在新犁出去的泥巴里、水里寻找着小昆虫。两只八哥在牛背上玩了一会儿,便在村民的眼前划了两道优美的弧线,轻盈地飞进了前面不远处的树林。

树林里的桃花李花等,争先恐后地展示着自己的特色:红色的、白色的、粉色的、紫色的等五彩斑斓的花瓣,不断在春风中摇曳,不断地吐着芬芳。还有土地里那一片片油菜,已绽放出金黄色的花朵。几天前那一片片油菜,还是小小的花蕾。可是,昨晚一夜的春雨,一夜的春风,它们便在今天的晨曦中,“叭叭叭”地开了。小小的花蕾全都伸出了金黄色的花辦,仿佛在告诉村里的人们:乡亲们,快来欣赏我们油菜花吧!去年来得稍晚些的游客还怪我们,说我们的花期太短了,没有看够呢。

几天的春风春雨,不单枝头绿了,花蕾开了,蜜蜂已从冬季复苏过来。你看,它们在温暖的朝阳里,和煦的春风里,舒展着小翅膀,“嗡嗡嗡”地向桃花李花盛开的地方飞去,向金色的油菜花飞去,向五彩缤纷的花丛飞去……它们站在花蕊里的花柱上,用脚忙碌地采集花粉花蜜。它们采完一朵花,又飞向另一朵花,直至采足了花蜜花粉,才展翅飞回它们的家——蜂窝。

夕阳西下,百花飘香,炊烟袅袅,薄雾渐起,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荷锄而归,日落而息。夕阳将他们的剪影定格在一天中最美的瞬间。鸟儿们也划着各自优美的弧线,唱着自家动听的歌谣,展翅翱翔,朝着它们的鸟窼飞去。牧童则吹起牧笛,或手牵缰绳,或骑上牛背,或跟着牛群,悠悠地朝着自家的农舍走去。那里,有他们心中的温暖,有他们心中的希望。鸡们点着头,“咯咯咯”、“咯哒咯哒”地叫着钻进鸡窝;鸭们摇摆着自己的身子,在主人招呼下,“嘎嘎嘎”地走进鸭棚或鸭厩。上了年纪的老人,此时也很悠闲。他们或坐在自家农舍门前的木板凳上,或几人聚在一家的屋檐下,裹上一支土烟,把它装到烟斗里,用力呼呼地吸着,然后将嘴里的烟雾,一口一口地慢慢吐出,烟雾便在空中一圈一圈地缓缓散开。夕阳将这些烟圈照耀得五彩斑斓。老人们便在这鸟语花香的傍晚,沉浸在这一圈又一圈的烟雾里。他们是那样的幸福,那样的安详,那样的与世无争。

鸟语花香醉乡村 1,745,001,456,000 9465fe7dbf2e44a9a6c771b8d597c0cc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