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海君
郝子奇的散文诗三章《走过》以细腻笔触勾连自然、历史与人文,在意象叠加中藏着深沉哲思,三章各有侧重,却浑然一体,尽显散文诗的灵动与厚重。
《失雪的玉龙山》以“无雪”为核心矛盾,将“摘雪的手”化作时光与岁月的隐喻。诗人站在山下,看云雾挣脱山峦、小草躲过时光,对比中藏着对青春流逝的怅惘——“复制了自己,却被那只无形的手,抽走了力量和青春”,最后“夕阳从指缝漏下”的细节,把个体渺小与时光无情写得触目惊心,玉龙山的“苍老”也成了生命状态的镜像。
《古赵国长城》跳出对历史遗迹的单纯凭吊,深挖“墙”的象征意义。“挡得住侵略,挡不住人心的风暴”一句直击内核,点出战争与和平的本质矛盾。诗人既写“冲锋的战士未归故乡”的悲壮,也写“野草掩蔽历史”的沧桑,最终落脚于“祖先垒石为子孙谋幸福”的温情,让“人间烟火”与“历史乱石”形成对话,赋予长城“不息的继续”的生命力,把情感抒写从个人念怀升华为对和平的集体向往。
《金山寺》则借白素贞传说重构爱情叙事。诗人刻意区分“淇水无断桥”与“西湖断桥”,用“历史裂口”暗喻爱情在时光中的磨损,却又以“淇水干净”“竹林安放缠绵”保留对纯粹情感的期待。“大水退却,苔斑沉默”将传说归于平静,而“不朽的爱情如初”又让这份情感超越时空,在现实中留下绵长余味。
与子奇相识十余年,他的作品善于以独特的视角串联,从自然景观到历史遗迹,再到人文传说,层层递进;同时,他善用“手”“雪”“野草”“水”等意象,让抽象的时光、和平、爱情变得可感可触,文字间既有对岁月的叹惋,也有对生命与美好的坚守,读来余韵悠长。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