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我是共产党员》红色日记征文选登】信仰的力量
  • 2021-06-23 09:52
  • 【字体:    

○周晓瑾

为什么写《信仰》这本书呢?五年前,我处于人生低潮。父亲刚病逝,我又被55岁提前退休。痛苦和迷惘之际,我沿着周恩来的足迹,开始5年寻访的旅途。未曾想到,受周恩来精神的反哺,使我走出狭隘之低谷,活成最好的自己。

青年需要榜样和偶像。我的偶像是周恩来,他也是众多国际友人的偶像。1987年,英籍作家韩素音邂逅美国原总统肯尼迪的遗孀杰奎琳,杰奎琳请韩一定要写写“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周恩来”。韩素音便调查研究,写下名著《周恩来和他的世纪》。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设置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韩素音说:“许多国家的青年效仿电影明星、歌星、球星。然而,青年渴望英雄,渴望能向他们揭示人生真谛的人物,而不是西方扭曲的人生价值。”

人活着要有信仰。广东,是周恩来最早革命之摇篮。1924年从西欧回国,他担任中共广东区委军事部长,创建第一支中共武装力量。他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参与两次东征,主政东江;他是我党最早武装斗争和军事领导人之一。1925年周恩来夫妇在广州新婚成家。但他未曾想广东遇险多达6次:棉湖之役九死一生、沙基惨案幸免于难、“8·24戊戌司令部宵禁枪击案”、“中山舰事件”后被蒋软禁造币厂、南昌起义军撤退潮汕莲花山被截击,黄厝寮村病重、碣石湾抢险渡海……采访中,在莲花山被截击后,剩下官兵抬着发高烧的周恩来撤退。当经过广东陆丰时,子弹密集,战士欲放下担架上的周恩来,危急万分!当时高烧不退的周恩来,是被战士抬进薛家祠堂时,当兵匪搜查、周恩来、叶挺、聂荣臻隐蔽黄厝寮村黄秀文家、藏身山洞养病时,当强渡香港途中经历海匪、鲨鱼和狂风海浪时,都是命悬一线。聂荣臻元帅回忆说:“那条船,实在太小……我们把恩来安排在舱里躺下。风浪又大,小船摇晃得厉害,我们站不稳,甚至也坐不稳。我就用绳子把身体拴到桅杆上,以免被晃到海里去。这段行程相当艰难,在茫茫大海中,颠簸搏斗了两天一夜,好不容易才到了香港。”1931年4月,中央特科负责人顾顺章叛变!6月2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被捕叛变!9月,国民党特务机关登报“悬赏通缉周恩来”!1931年底,周恩来从上海通过地下交通线,经广东汕头、大埔、永定,抵达江西中央苏区。真是生死两茫茫啊!

我写的《信仰》书中,第1章到24章涌现眼帘:“剑拔弩张、刀光血影、软禁、患难、生死诀别,克什米尔公主号爆炸、印尼铁血团暗杀、十年浩劫蒙冤……”震人心魄!周恩来是从血火中走出的幸存者!但是,在他备尝艰辛的革命生涯中,无论党的事业面临的挑战多么严峻,担负的责任多么艰巨,个人受到多么困难和委屈,他都坚定地说:“我认的主义一定是不变了,并且很坚决地要为他宣传奔走。”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活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生命,一个是精神。周恩来是精神崇高的人。在南开中学读书时,他以民族崛起为己任,作文写道:“踯躅途中,睹乞丐成群,则思推己及人,视天下饥如己饥,溺如己溺。”19岁时周恩来说:“相会于中华腾飞之时。”他精神云层中透出的亮光,是信仰;支撑他跋涉无数艰难险阻,是信仰!

周恩来信仰的力量,来自牺牲战友。“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中读书。”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蒋介石发动“4·12”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李大钊、罗亦农、赵世炎、陈延年、李启汉、刘尔崧、萧楚女、邓培、向警予、熊雄、夏明翰、陈乔年、张太雷、彭湃、杨石魂、周文雍、陈铁军等相继遇害。邓颖超说:“广州,是曾和许多战友和烈士共同奋斗过的地方。”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广东区委书记陈延年,临行前宁死不跪、被凶手乱刀砍死。共产党教官萧楚女重病、双手绑在汽车后被活活拖死;其恋人广州起义女战士游曦,被敌人脱光衣服示众,尸体砍几段……中央农委书记、江苏军委书记彭湃,被敌人用酷刑“晕去九次之多,弄得手足俱折,身无完肤,其他四人所受惨刑同样令人不忍尽述。”和彭湃同走向刑场的杨殷烈士写道:“朝闻道,夕死可矣”誓言,惊天地泣鬼神啊!为了信仰。他们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在采写中,我经常热泪盈眶。什么是幸存者?幸存者就是,你从死的人生命活出来,只有这样他们才没有白死,他们的牺牲才算值得。周恩来说:“在漫长的中国革命战争中,有许多同志都牺牲了,为了把牺牲了的同志的工作承担起来,我们活着的人更要加倍地工作。我每天都以此激励自己。”1973年元月到1976年病终前,他忍受精神上的负重,和身体病痛的折磨。而他却说:“我们这一辈子和这一个时代的人,多付出一点代价,是为后代更好地享受社会主义幸福。”

周恩来信仰的力量,来自于人民。他说过:“下山不忘山,进城不忘乡”,“如果忘了,就是忘本。”这个本就是人民群众。在广东乡村视察,他与群众有着亲近与和谐的关系,1954年,他到天字码头看望水上居民,看到一些小孩背着浮水木块,看到一家大小挤在狭小艇上,要求帮助他们到岸上居住;1958年他冒酷暑在新会调查7天7夜,找育种专家周汉华走村串户,就是要搞清楚水稻年亩产600斤还是亩产2000斤?1972年,他看到《广东省外逃情况和采取措施报告》他批示说:“劝回来的,可以教育,千万不要斗争……而要好好地做工作,解决他们的困难不要什么问题都提到路线斗争上来。”文件中讲到莲塘大队征购粮比1966年多26.7万斤,为完成任务,交了库存量,社员口粮由50斤减少到39斤。周恩来批示:“这如何能行?交了过头粮,减了口粮,交了库存量,这笔账怎么算?”周恩来用实事求是的精神,树立了为人民服务的榜样。

广东是周恩来邓颖超新婚之地,也是丧子之处,悲喜交加。1954年11月,周恩来到广州休养,路过他与邓颖超1925年住过文德楼的旧址,写信告诉在京养病的邓颖超,引起妻子的共鸣:“恩来———我亲爱的老伴:羊城,是多么值得纪念和易引起回忆的地方!它是我们曾和许多战友和烈士共同奋斗过的地方!又是你和我共同生活开始的地方。30前你和我是天南地北害相思,这次我和你又是地北天南互想念。”在白色恐怖中,他们互相寻找对方。书中《文德里5号新婚》,《长寿西5号:难产》章节,1927年4·15蒋介石“清党”邓颖超难产丧子、逃脱缉捕。特别是邓颖超多次寻找救助自己的护产士,催人泪下。

采访中,我采访当事人及其后代400多人。资深党史专家李海文老师对我说:“你也是亲历者啊。”确实如此。从1958年第一次见周恩来夫妇,到1992年赴京送别奶奶邓颖超,期间,我见到许多元帅和将军。1962年月4月某日,父母带我去看爷爷,殊不知宾馆里开的是“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座谈会”(广州会议);1967年4月,周总理在中山纪念堂作报告时,我和弟弟接孔石泉政委通知,在军区等候爷爷。他呕心沥血地与群众组织座谈,历史的背景,今日采访才明白。40年前,我在中传媒读书时,学院放电影《刑场上的婚礼》。我讲给七奶奶邓颖超听,她深情地对我说:“这是广州起义后真实的事件,里面牺牲的烈士陈铁军,曾经救过我。”1985年春,在广州见到我时,她再次提起:“你是记者,找找周文雍陈铁军埋在哪?”这嘱托使我苦苦寻找,含泪写下第14章红花岗刑场:永恒。

中央文献研究室等部门拍摄《榜样——周恩来的故事》时,该研究室原第二编研室主任廖心文找我问询:救过邓颖超的医生护士下落;中央文献研究室第二编研室一处处长费虹寰,编辑《周恩来邓颖超书信选集》等,我也汇报找到保生产院的旧址、陈铁军护送邓颖超撤退等。

精神富矿挖掘不竭。本书原稿构思16章节。越采访,越采之不尽,一直加到30章,最后精炼到26章。我增加《第7章:白石龙村:大转移》。《第10章:万山要塞:密谈》。《第18章:羊城宾馆:广州会议》《第20章:珠江宾馆:谈判》、《22章:岑村:最后的视察》……还有香港澳门回归,还有华侨和归侨问题,还有南粤胶垦殖事业……在这本书里,诸多历史往事不及诉说?章节记录仅是冰山一角。

采访,也是抢救红色文化遗产的赛跑。有的旧址缺乏保护,有的珍贵录音在遗失,一些亲历者相继离世。如:救助邓颖超的医生王德馨和韩日修,周恩来让座的新会育种专家周汉华,收到周恩来寄20元大洋而改变命运的烈士孤儿曹云屏……一些亲历者年事已高,如:1958年周总理为新会葵艺厂工人煽凉的赵文达,多次接待周总理的原省委秘书长关相生(96岁),周恩来关怀过的烈士遗孤张清明(89岁),两次文化大营救亲历者杨奇老师(92岁)……我及时采访到他们,记录一些将消失的珍贵史料。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爷爷周恩来用他的人生,作了回答。超出生命和自然需要的欲望,是痛苦的根源。而他精神的最高快乐,是为人民服务。“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就是为人民服务,最根本宗旨。这是一个共产党人坚忍不拔的力量。他说:“精神生活方面,我们应该把整个身心放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以人民的疾苦为忧,以世界的前途为念。这样,我们的政治责任感就会加强,精神境界就会高尚。”他说:“生活关分两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方面,我们领导干部应该知足常乐,要觉着自己的物质待遇够了,甚至于过了。觉得少一点好,人家分给我们的多了,就应该居之不安。要使艰苦朴素成为我们的美德。这样我们就会心情舒畅……

习近平总书记说:“周恩来同志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巨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面不朽旗帜。周恩来同志的崇高精神、高尚品德、伟大风范,感召和哺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什么能让我们的思考越深沉和持久?这就是我们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周恩来的骨灰,早已与祖国山河融为一体。他的生命消失后,精神却活在我们中间。我们怀念他,年复一年,为他洒下热泪,默默地体悟着他的生命意义,和那坚如磐石的信仰。

作者系周恩来侄孙女

【《我是共产党员》红色日记征文选登】信仰的力量 1,624,384,365,000 71aa8e94e7c54279b2f3e9238c1f9302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