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报社官方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 首页 - 副刊 - 文化 - 周末写真
【周末写真】写关乎痛痒的文字 ——记中国作协会员彭伟栋
  • 2022-09-17 09:36
  • 【字体:    

图为彭伟栋近照。

日前,中国作家协会公布2022年新会员名单,我市作家、本报记者彭伟栋位列其中,成为我市最年轻的中国作协会员。近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播下文学种子

正所谓“读写不分家”。对作家而言,读书是打基础。

彭伟栋的父亲生前十分爱读书,收藏了《唐诗三百首》等书。其父教幼年彭伟栋读唐诗,一字一句,抑扬顿挫。久而久之,他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逐渐爱上读书了。十多岁的彭伟栋为了买到好书,经常穿梭在陆城马街的书店,购买名著、杂志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每次读后,他都有一番新的体会,当时他读《西游记》,认识到人生在世活着不容易,很多人都走在“取经路上”,必须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勇往直前,克服人生困难。后来,爱书如狂的彭伟栋觉得书太贵了,就专门从旧书摊买《镜花缘》、《诗经》、《古今奇观》等书,每次得到好书都爱不释手。他广泛的阅读使自己开拓了视野,感受到文字之美。

彭伟栋读中学时,他的语文老师是个文学爱好者,每次上课总会带几本《杂文选刊》《杂文月刊》过来,时常与学生谈杂文写作、热点时事,并在课余总会将自己买的杂志借给学生阅读。彭伟栋看了这些杂志,大受启发——那些杂文作者写的是“身边事”,虽然针砭时弊,但爱之深责之切,展现的是浓浓的爱意。从此,彭伟栋爱上了杂文,他购买每年的《中国杂文年选》,认为好的杂文是“见血”的、能干预现实的,字里行间呈现着人文关怀。

爱读杂文,便萌生了写作欲望。彭伟栋在中学时期开始尝试写杂文,记得当时在《汕尾日报•教育周刊》上发表第一篇杂文《贬牛论》,写牛有奴性,只会埋头苦干而不知有独立思想,借此讥讽某些人头脑里的封建思想。文章写得幼稚了些,但是发表后却给他更多创作动力。彭伟栋在读高三时,写了一篇题为《我是英雄》的杂感,讲年轻的自己要有自信,要当生活中的“英雄”,要敢于讲理想信念、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质疑权威,字里行间激荡着一股青春气息。可是后来被语文老师判为不合格。彭伟栋当时不服,投稿参与了《作文》杂志主办的“文心杯”全国中学师生作文大赛,几个月后主办单位寄来三等奖获奖证书,他顿时欢呼雀跃,心想:老师的“作文指向”未必就是金科玉律,文学的世界需要不断探索。

走上社会后,彭伟栋在陆丰的民办学校教了几年书,在此期间写作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写了《做名狐狸》《流行色》《想起刘文典的“月光课”》等大量的杂文。因为身在教坛,关注教育,当在书中读到沈从文、刘文典、蔡元培等民国大师的教学轶事后,不禁心潮澎湃,写了20多篇“民国大师启示录”系列杂文,陆续在省、市报刊发表,有的甚至被省级杂志转载。后来,因为他越写越有影响力,收到《汕尾日报•教育周刊》编辑的约稿来电,他当即答应。当年教师节前夕,他在该报开辟了个人杂文专栏“节前节后花砖录”,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杂文,受到读者的关注。当时,有人称刚出道的彭伟栋为“杂文新秀”。

创作成绩斐然

彭伟栋崇尚曹雪芹和鲁迅,认为好作品必须具有人文关怀,呈现对现实人生的思索。

他发表在《今晚报》的散文《小书房大世界》里说:“书房窗外,也别有风景:一棵青翠的竹子,虽然略显孤单,却挺拔有力。我在读书时,听到竹叶随风摇曳的沙沙声,总会想起郑板桥的诗: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这里并非‘衙斋’,但读书人总要关心人间疾苦,讲点理想情怀,文章要关乎痛痒,少写些风花雪月。”这正是彭伟栋的文学创作观念!

近年来,彭伟栋在《百家讲坛》《南都周刊》《广东教育》《今晚报》《羊城晚报》《中国改革报》《现代教育报》等报刊发表600多篇杂文、随笔。其中,“《镜花缘》异事”系列杂文和“寻食录”系列随笔在《今晚报》“今晚副刊”分别连载。有多篇作品被《各界》《晚报文萃》《读书文摘》《经典杂文》《政府法制》等杂志转载和入选《中国杂文年选》、《似是故人乘风来:在四大名著中遇见你我他》《1小时读名著》《岭南文艺百家丛书之翰墨匠心》等文学选本。多次获得全国、省级文学赛事奖项,《猪八戒的隐权力》在《百家讲坛》发表后被该杂志评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文章之一”。出版随笔集《水浒掠影》《神仙妖怪的另类脸谱——〈西游记〉的江湖》。

出版第一本书

出版处女作,对作家而言非常重要。彭伟栋出的第一本书是《水浒掠影》。

彭伟栋从小爱读《水浒传》。他说,“每个阶段读《水浒传》总有不同感受。长大一点读,才认识梁山好汉并非全是真好汉,更多的是嗜血的流氓。”于是,他花了近两年对《水浒传》进行研读和写作,走近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解读出他们反人性的一面。他希望读者能从自己的文章中读出“痛感”,做分清善恶、辨别是非的明白人。他的“水浒掠影”系列文章在多家省、市刊物上发表,其中《东岸》杂志专门开辟了专栏发表这组系列文章,受到了一些好评。

彭伟栋说,“我写解读《水浒传》的文章,侧重读者忽略的小说细节,例如打虎英雄武松爱性骚扰女性、在监狱大搞潜规则的戴宗是守财奴、卢俊义经常反人性打骂管家李固才导致他加害自己等,读者读了这些文字,会发现这哪里是真好汉所为?与他们标榜的‘替天行道’方针根本背道而驰!”

2018年,彭伟栋将自己写的50多篇“水浒掠影”系列文章结集出版,一时之间好评如潮。知名学者吴钩写给该书的推荐语是:“施耐庵的《水浒传》自问世以来,诞生了许多衍生的作品,比较著名的有萨孟武先生的《水浒传与中国社会》,王学泰先生的《‘水浒’识小录》,虞云国先生的《水浒乱弹》。我的朋友‘十年砍柴’也是以创作《闲看水浒》而成名于网络。现在,彭伟栋也写出了一本《水浒掠影》,以轻松活泼的笔调,剑走偏锋的视角,重新解读《水浒传》的人物与故事,以观照世道人心。倒也别开生面。”著名杂文家罗青山在读完《水浒掠影》后,特意致信彭伟栋说:“大著另辟蹊径,以独特的视角系统地分门别类地去解读《水浒传》人物、事件,为边缘人物鸣冤叫屈,揭穿道貌岸然的人物的假面具,以及梁山在忠义旗号掩盖下的重重黑幕等。每个篇章从表面上看并没有联系现实,但其中大部分都有暗讽和隐喻,不是为颠覆而颠覆,为翻案而翻案。梁山形形色色的人物并没有死,仍活在当下。这就是大著的现实意义,也是它成功的地方。”

选择解读背后

2019年,彭伟栋出版了第二本书《神仙妖怪的另类脸谱——〈西游记〉的江湖》,借解读《西游记》的神仙和妖怪批判社会不良现象。在此之前,他的很多解读名著系列文章在知名的杂志《百家讲坛》发表,有时与闫红、六神磊磊等名家在同期杂志“同台亮相”。

对四大名著谈论的人甚多,为什么彭伟栋还要选择以此作为创作方向?彭伟栋说,“其实,四大名著之所以经久不衰,是因为有很强的文学魅力,通过描绘出气象万千的人间或神魔世界,展示了人性之美和人性之恶。可以说,我们是可以在四大名著里读懂历史的,因此值得一讲再讲,温故而知新。我喜欢通过现象看本质,不管解读《水浒传》还是《西游记》,都立足于不仅放在解读原著层面,还往深里挖,延伸出现实意义。例如我写解读《西游记》时,说二郎神之所以傲气十足、目中无人是因为‘上面有人’;很少出场的哮天犬其实并不差劲,他安守本分,尽忠职守,没有私自下凡祸害人间,是《西游记》中‘不合时宜’的异类,值得点赞。我在字里行间追求的是人间公道,相信引起了很多读者的共鸣。文字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我一直在努力!”

在新的起跑线

当记者提及加入中国作协后有何感受时,彭伟栋十分严肃地说:“我认为,加入中国作协既是荣誉,也是鞭策!我站在新的起点上,要以此为动力,努力写出更好的文学作品!”

彭伟栋还说,“曹丕在《典论》中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进行文学创作如同在走朝圣之路,要守得住寂寞,甘坐冷板凳。一个作家,即使做不到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那样,也应该写好放一放再推敲,要对得起自己也要读得起读者。年岁渐长,我更是如履薄冰,努力写好文章的每个字。这十多年来,每当夜深人静,只要有空,我不是在读书就是在写作,充电与创作是密不可分的。路还好长,不能懈怠!”

提及下来的创作计划,彭伟栋兴致勃勃地说,“记得作家汪曾祺写过散文《吃食和文学》,他从美食中延伸出更多现实意义,呈现出对文学创作理性的思考,使我在文学创作上受到启示——写小小的美食原来也可以有大主题、大思想!于是,我渐渐对海陆丰的美食有了更大的兴趣,认为也可以写写。我下了一番苦功,走上路边专注看别人怎么做美食、询问上一代人对美食的认识、思考海陆丰特色美食如何传承等,然后大胆动笔来写。我从去年到目前写了51篇‘寻食录’系列文章,想以生动的笔墨写从美食的制作、口味等联系到饮食文化的传承、文学创作的技巧、人生理想信念之类的宏大主题,让读者读我的文章收获更多。这组文章有的在《今晚报》‘今晚副刊’连载,有的在《羊城晚报》“花地”副刊发表,还有的被《淮南日报》等报刊转载,有了点影响。今年内准备将这组文章写完!我明年初步打算写个‘身边人扫描’系列随笔,写写身边的朋友、亲人的轶事,展示他们的思想灵魂。正所谓‘文学是人学’,从这方面说写这个也许更有意义!”

彭伟栋最后说,“只有勇攀高峰,才能看到更美的风景。在此感谢鼓励我写作的师友,是他们一路的鞭策才有我今天的坚持!”

汕尾日报记者 沈绿洋

【周末写真】写关乎痛痒的文字 ——记中国作协会员彭伟栋 1,663,349,793,000 a76d0e31a9c147f6a40cb3461b2e37f3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主办单位:汕尾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汕尾日报社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举报电话:0660-3374567
汕尾日报网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4120190010
违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660-3387883   邮箱:swrbxmtb@163.com
粤ICP备13051037号  粤公网安备 44150202000069号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开普云